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纪念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 学会用联合国话语讲好中国发展理念
毛瑞鹏 2021-11-12

11月9日,“纪念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动荡变革期的全球治理体系与中国多边外交前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此次研讨会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五届(2021)“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之一,由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意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2021年在中国与战后国际体系的关系历程中是非常独特的年份,它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还是上海合作组织创办20周年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20周年。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点,研讨全球治理体系和中国多边外交的互动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他提出当前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准确认识我们身处的百年大变局的主题主线和动力机制,注重多视角、多学科的融合,形成更有学理化的阐释。二是将“全球治理体系”放在“人类世”的复合系统(complex system)里加以认识,更加深入思考这一复合系统如何影响全球治理体系的演进。三是准确把握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多边外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首任驻非盟使团团长旷伟霖大使,就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多边外交的形势和方向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是新中国建立后取得的最重要的外交胜利之一。联合国在全球和平、发展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不以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在国际多边组织和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稳步提升。我们要加强多边外交的战略谋划,提高多边外交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为国际多边合作和全球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会用联合国话语讲好中国发展理念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研究员认为,全球治理体系与时代发展的需求之间存在的不适应、不充分和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首先,目前全球治理体系的治理效能严重不足,无法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变化和科技革命的新挑战。其次,目前全球治理体系的治理结构极不平衡,无法充分体现国际力量对比的现实和新兴国家整体性崛起后的权益诉求。第三,目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大国合作严重不足,无法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挑战。对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路径选择,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首先,应该进一步发挥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者的作用,对现有体制机制加以补充完善,逐渐提升与我国经济实力地位相适应的“知识性权力”和“制度性权力”。其次,应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周边区域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再次,应该注重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价值引领。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指出,当前全球性问题的应对存在严重的碎片化现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治理四大板块,与中国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契合,这就要求我们加大话语体系建设,尤其应学会使用联合国话语阐释中国的发展理念,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提高领导力和影响力。

绿色发展与疫苗:提升全球治理议题中的中国分量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研究员认为,围绕全球气候治理转型而伴随的改革、协调、合作与竞争在同步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治理机制不断完善演进,以南北格局为特征的治理主体也出现了新的复杂变化,多个利益攸关方在环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气候治理既涉及大国间的竞争合作,也涉及金融、产业等各个领域。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生态环境大国。伴随着对国际环境规则的掌握、对环境外交实践的经验积累、对国际多边环境机制的参与,中国已成为世界环境外交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上海外国语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蓓副研究员认为,当前,全球新冠疫苗的分配依然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国家收入水平依然是决定新冠疫苗获取能力的重要因素。疫苗生产出现瓶颈、发达国家囤积疫苗并且未能兑现双边与多边疫苗捐赠承诺是造成全球新冠疫苗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国际新冠疫苗公平分配的支柱性力量,兑现了将本国生产的新冠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的承诺。中国已经通过双边、多边机制向全球提供疫苗超过14亿剂,并与发展中国家开展联合生产。中国还与其他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新冠疫苗合作倡议,并支持发展中国家豁免新冠疫苗知识产权的要求。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会长杨洁勉教授,在研讨会总结发言中指出,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要在研究深度、站位高度、话语建设、实际参与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他指出,应积极思考面对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人类共同挑战;大国仍然是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关键,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自我和他我认识,求得最大公约数;要善于使用国际通行的话语,提升我国国际理念和主张的世界接受度;学术研究要有规划图和路线图,要敢于和善于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和主张。杨洁勉会长勉励上海国际关系研究学者,学术研究要更进一步、思想站位要更高一步、实际参与要更多一点,努力发挥上海智慧、做出上海贡献、形成上海学派。

原文链接


文献来源:文汇报,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