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玉渊
- 研究员
- 西亚非洲研究中心
- 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当地时间11月30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闭幕。会议评估了上届论坛会议成果的落实情况,商定了未来的合作规划,达成了重要共识,体现了中非双方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强烈意愿,展现出中非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中国与非洲》就本次会议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周玉渊。
《中国与非洲》:11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中非合作的“九项工程”。从“八大行动”到“九项工程”,体现了中非合作怎样的发展趋势?
周玉渊:第一,中非合作始终是以非洲国家需求为前提的。“急朋友之所急”。九项工程是对症下药,疫苗、增加自非洲进口、提供流动性支持都是当前非洲国家急切需要的。而且考虑到非洲国家的现实困难,大部分的合作都是以援助的方式开展的。
第二,未来的中非合作更重视非洲国家自身能力的提升。九大工程的举措背后的一个目标和刺激效应都是促使非洲国家提升自身的能力。例如提高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能力,扩大自非洲进口会促进非洲国家提升产业化水平,绿色发展工程视为了提升非洲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能力,援助和平安全项目可以提高非洲国家的安全能力建设。
第三,未来的中非合作将更重视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规划。九项工程都是关系非洲发展和中非合作的关键领域,体现了中非合作的全局。与之前举措相比,九大工程是《中非2035年愿景》的首个三年计划,是中非合作中长期规划的组成部分。注重战略性与政策性的统一,是新时代中非合作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点。
1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召开之际发布该白皮书,您认为意义何在?
此次白皮书的发布是在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和全球气候变化议程交织叠加影响的背景下,尤其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召开前夕。因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和总结中非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助于中非双方凝聚共识、增强对中非合作前景的信心,也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中非关系,从而促进国际社会更好地开展对非合作。
白皮书梳理了中非合作的成果,您认为取得这些的成果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简言之,中非合作成果的取得与中非双方发展理念的一致性、发展战略的契合度、合作举措的务实性和发展效果的可见性密不可分。
首先,中非合作是建立在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之上。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是这一原则的高度提炼。
其次,中非合作真正契合了非洲发展的需求。中非合作高度重视非洲的需要,这保证中非合作的成果真正符合当地所需。中非合作也高度重视非洲的实际情况,确保中非合作的项目适合其国情和发展阶段。
第三,中非合作高度重视务实合作,相比于西方国家的承诺,中非合作取得的是实实在在的、可见的成果。
第四,中非合作高度重视合作的效果。中非合作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电力、信息通讯、金融、公共卫生、减贫等能够产生重大经济效应和发展效果的领域,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就业、民生改善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促进中非各自的发展,您认为中非合作对世界而言有什么重要意义?
快速发展的中非合作对全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国际对非合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中国是南南合作的积极推动者,中非合作作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整体上提升了南方国家在国际格局和全球话语中的地位,中非合作也带动其他新兴国家与非洲国家的机制化合作,例如巴西、印度、土耳其等都建立了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机制。
另一方面,中非合作为国际对非合作提供了重要动力,也带动了西方等传统国家重新重视非洲。中国是国际对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合作取得的进展和成就为国际对非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使国际对非合作体系更加完善、互补和多元。当前,中国也正通过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等来推动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这对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目标、促进非洲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非合作的参与度越来越广,例如中国私企和地方政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您认为未来中非合作还有哪些扩大合作的空间?
中非合作正在形成全区域、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式的合作格局。参与中非合作的部门、机构、组织和个人的规模越来越大,合作的领域和空间也在不断拓展。
第一,总体上,中非合作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中非合作应把提质增效作为重点方向,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电力、信息通讯、产业合作、融资支持、发展援助等传统优势领域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积极拓展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新能源、新产业革命等领域的合作。
第二,中非合作也已经到了需要充分撬动中国和非洲的私人部门的潜力的新阶段。一方面,通过制度、政策和工具的创新,积极支持中国私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中非合作。另一方面,重视非洲国家的私人部门包括当地企业、社会组织、智库等在中非合作中的潜力和作用,扩大中非合作的网络,提升中非合作的本土化水平,为中非合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 “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重要倡议,对中非合作撬动国际资源、提升与国际社会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提升中非合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应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文献来源:《中国与非洲》,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