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美国为何要纵容日本右倾化
2014-01-09
(本文是我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执行所长吴莼思接受《新民晚报》采访的内容)


 
2013年12月26日,不顾中韩两国反对,以及美国多次私下相劝,日本首相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美国政府一改过去对此问题“静默外交”的立场,表示“失望”;但2014年元旦,日本内阁总务大臣新藤不顾美国多次表示的“失望”也去参拜。日本为何敢于用实际行动对美国说“不”?我们请专家做深度解读。——编者


1.日本历来善于利用时机 美日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问:美日同盟目前力量对比如何?美国的再平衡战略给了日本什么机会?
  答:以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触发点,美国终于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战略态势做出了一些反应。与美国前几任政府相比,奥巴马政府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表态,应该说是有所进步的,但是,如果就此以为美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日本行为的严重性,美国将会管住日本政治上的极右化倾向和军事上的扩张化倾向,那恐怕是过于乐观了。就在美国表达“失望”后不久,元旦那天,日本内阁总务大臣新藤以孝又前往靖国神社参拜。日本政客用这种方式清晰地告诉国际社会,日美关系正在出现某种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们对美日关系形成了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在这对关系中,美国是控制方,议程基本上由美国设定,日本是从属方,基本上是服从于美国的战略目标。对于美日关系的这一基本判断,应该说,至今仍然适用,因为美国影响日本政治的能力显而易见。历届日本首相都有意识地将美日同盟常挂嘴边,不照此办理的日本首相的政治命运通常堪忧。安倍晋三再任首相后,将出访美国列为首要议程。获得美国的支持在日本政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日美关系中的从属地位并不意味着日本就没有其独特的战略考量。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历史表明,日本非常善于利用时机,甚至是创造时机,在美国的战略框架中实现日本的利益。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战败的日本面临着非常严厉的局面:美国不仅军事占领了日本,而且有意根本性地改造日本社会,以消除军国主义的根源。然而就在那时,冷战爆发了,日本靠充当美国的排头兵,不仅躲过了根本性改造,而且获得了经济恢复和振兴的机会。
  冷战结束后,日本继续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中寻找机会,但此时,日本的“雄心”已逐渐从经济方面转到政治和军事方面。比如,利用美国关注的朝鲜核问题获得发展军力和引进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机会;利用美国的反恐战争和打击海盗突破对日本向海外派驻军事力量的限制等等。
  随着日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野心日益扩大,被动地适应美国的战略议程,似乎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日本的需要。日本开始主动地为美国塑造敌人,并不失时机地推荐自己。安倍首相去年10月下旬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日本不仅被希望成为亚太地区经济领袖,也被希望在安全领域扮演领导角色……日本做出自身贡献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亚洲抗衡中国。”
  至此,美日关系中的议程设置关系可能已经悄悄发生变化。日本作为日美关系中较弱的一方正在更加积极地引导日美关系。常此以往,美国的利益将被日本所绑架,美国作为美日关系中较强的一方却最终成了日本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垫脚石也不是不可能的。
2.重心转移拉拢伙伴要紧 日本危险倾向不当回事
  问:美国为何一再纵容日本?它不怕日本东山再起吗?
  答:对于日本不断利用美日关系获取其战略目标,美国不可能毫无察觉,但美国的反应似乎相当麻木。就拿此次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来说,美国也只是从日本与邻国关系的角度表达了“失望”,但回避了从性质上去界定安倍的行为。美国之所以如此“纵容”日本,其首要原因恐怕还是在于战略上要拉拢日本。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逐渐将战略重心转到了亚太地区。奥巴马政府称之为“再平衡战略”。对于战略重心的这一转移,美国国内有很强的共识,因为无论是从经济上看,还是从大国角逐的角度来看,亚太地区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美国对于能否在亚太地区继续维持其以往的优势,却并不那么具有信心——美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很多事情现在单靠它一个国家的力量已经很难“搞掂”了。因此,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上台后就积极构建全球伙伴关系,这其中,像日本这样的具有条约关系的盟友就成了必须保持、不能丢失的对象。所以,钓鱼岛也好,冲绳也罢,在涉及到美国盟友的问题上,美国总是忙不迭地跳出来为日本站台。而日本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企图抓住美国的“牛鼻子”,让美国为日本的战略利益服务。
  对于日本不断突破其军事力量的原有框架,美国不可能没有看到;美国也没有忘了是谁炸了珍珠港;但即便如此,美国似乎也并不十分担心,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在军事上其实并不太把日本放在心上,这也许是因为美国觉得日本在战略上相当脆弱,也可能是因为美国认为它仍然牢牢地控制着日本,再有,美国虽然在珍珠港遭受了严重损失,但最终毕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完胜日本,美国在心理上对日本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美国在军事上似乎并不太在意日本,而那些要它警惕日本军事化和右倾化的告诫也被置之脑后。
  美国不愿意正视日本危险倾向,也许也受到意识形态上因素的影响。在美国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民主和平论。很多美国人,包括许多政界和知识界人士,都倾向于由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来判断这个国家的善恶。因此,用美国的眼光来看,当代日本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接受过美国的改造,又信奉西方的价值观,似乎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了。针对美国的这一特点,日本的一些人不断强调“价值观外交”,对于很多美国人十分具有迷惑性。
  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美国人看来,即便是日本走上军事化道路,美国受到的损害恐怕也很有限。毕竟,美国在地理上离东亚地区比较遥远。日本重新武装,直接受到损害的首先是东亚地区的广大人民。美国只要“珍珠港”不再被偷袭,它受到的损害又会有多大呢?
  由此可见,美国在对日政策上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受到战略判断、意识形态、惯性思维以及利益算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正在放松对日本的驾驭和管控。美国似乎正在成为狐假虎威中那只站在狐狸背后的老虎,看似强大,但一不小心便可能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因此,美国其实有必要反思其战略判断是否出现了偏差。
3.东亚国家应当采取主动 不能依赖美国管住日本
  问:美国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东亚国家应如何应对日本的右倾化?
  答:鉴于美国有可能看到了瓶中之冰却仍然不知道天下已寒,东亚国家应该更加主动地采取措施,校正地区安全环境中出现的危险倾向,营造起有利于维护本地区和平和合作的制度环境。
  作为第一步,东亚国家应该不断督促美国坚守道义标准,管好日本,防止日本颠覆人类反法西斯成果。美国作为世界和地区事务中的主要国家,应该承担起维护国际和地区道义的责任。然而,反观美国在亚太力推的再平衡战略却完全没有道义目标,所考虑的只有现实利益。美国明白,它要重新振兴经济,就必须在亚太的发展中大大地分一杯羹。正是在这种考虑下,美国大张旗鼓地“重返亚洲”,而其手段就是充分利用手中具有优势的政治和军事工具,在亚太比较复杂的国家间关系中撕开口子,以方便美国大展拳脚。于是,当美国“重返亚洲”后,东亚地区不仅没有在往日区域合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反而日益受到安全摩擦的困扰。美国没能在东亚地区承担起它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东亚国家应该敦促美国改变只顾利益不讲道义的做法,真正从维护正义的角度出发,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对于美国来说,能否管好日本是其体现领导能力的重要方面。实际上,美国不是没有力量或手段来防止日本政治上的极右化、军事上的扩张化,问题在于美国愿不愿意使用这种力量,运用哪些手段。美国要切实管好它的小伙伴,至少需要反思以下问题:
  第一,美国在战略目标的设定上是否出了问题?美国在“重返亚太”的过程中逐渐将中国设定为需要防范的目标和竞争对手,但实际上中国一直推动中美合作,坚持和平发展,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在此背景下,美国也许要问一问,它是否错置了亚太的主要危险,白白地为别有用心的国家提供了兴风作浪的机会?
  第二,美国通常认为它在对外战略中是讲究价值观、重视软权力的,但是,美国似乎应该想一想,它想要维护的终极道义究竟什么,是形式上的选举,还是人类的公平正义?
  第三,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美国应该反思,一味地偏袒和纵容盟友是不是维护国家间关系的正确途径。从美国在日本首相及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的表态来看,美国对其盟友可能做出的出格行为准备不足,在有关人类正义和和平安全的问题上似乎并没有对其盟友的行为设定“红线”。
  由于美国在管理同盟关系、处理地区安全问题上不断表现出不靠谱的迹象,东亚国家应当提高警惕,不能想当然地将维护地区安全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美国身上。东亚国家应该立足于自身,积极探索更加可靠的地区安全保障机制。为此,东亚地区已经在合作平台和合作议程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但是显然还不够。东亚国家应该加大合作力度,努力使自己成为地区安全的主导方,以便在地区安全环境出现变化时能够不断地加以调整和校正,真正实现可靠的和平与稳定。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