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第六轮中美经济对话:应该谈什么?
2014-07-07
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在北京拉开帷幕。自2006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启动算起,这是双方内阁级经济对话开展第9个年头。中美经贸关系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吵吵闹闹中不断深化,美国人称之为“竞争 合作”的格局。展望未来,只要两国间此消彼长的预期不会改变,双方的竞争与摩擦便不会消减,或会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比如相互之间不仅将继续在战略性产业开展直接的经济竞争,而且越来越通过地区和全球性机制增强自己的谈判力和影响力。如何从战略角度继续促进相互理解、相互调适,在分歧中发现合作机遇,并结合全球范围内经贸规则的重组为双边经贸关系逐步重建相对公平和开放的规则规范,是今后双方最高级别对话的任务所在。就今年对话而言,双方应侧重谈如下问题:
第一,中美高层经济对话启动近十年,议程应重在深化而非拓宽,对历次对话成果落实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加强中长期预期管理。确保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后核心成员的参与,增进高级专家组参与,增加对话机制战略性、可信性与可持续性。
第二,中美互信的提升超越对话本身,依赖于双方真正全面本着诚实守信、竞争共赢的原则行事。近10年来中美双方对话议程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相互关系越来越超出双边范畴,第三方议程的处理对双边关系的未来发展日益重要乃至成为关键性的决定因素。中美双方应加大在第三方议程中的相互参与,以透明度增进互信。比如可考虑邀请美方代表参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与外汇储备库、东亚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机制筹备建设,真正促进新旧机制互补;我亦可申请以观察员身份参与和了解TPP谈判进展,并对美方就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内涵进行更清晰的阐述,促进区内全方位经济合作。
第三,中美投资条约谈判(BIT)或可成为沟通双方在亚太地区机制建设中各自为政的局面,但其进度应适度把握。去年对话中,中方同意以美方坚持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谈判双边投资协定,但这一突破只是宣布了双方艰难谈判的开始。一方面,有研究表明,中国贸易附加值水平在G20成员中倒数第二,凸显我们的产业尚未完全准备充分。以上海自贸区试点建设探索国内全面改革开放工程浩大,一两年拿出多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不现实,中方政府此时不大可能脱离国情仓促做出承诺。美方国内的政治生态亦意味着双方谈判短期内难有进一步突破,美方专家普遍认为,在TPP尘埃落定之前,中美BIT不会成为美政府的优先议程。不过,BIT谈判进展缓慢对我或是利大于弊,应充分利用该最后的窗口期,推进我体制改革和自主创新。
第四,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切入口,增进中美双边议程与全球和地区议程的良性互动。基础设施投资正在成为一项全球性议程,大力推动中美相互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其与能源、贸易投资等议程联动,共同提供重要投资机会清单,同时对APEC、G20等形成示范效应。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