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处理违法外国人别怕麻烦
2014-07-15
有媒体报道,近日有6名外籍男子在北京工体外对一名中国醉汉做出各种侮辱性举动,还对路人做出挑衅手势。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一事件不仅已经侵害到这名醉酒中国人的人格和人身权利,也构成滋扰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上述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做出警告、罚款或者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对于触犯法律的外国人还可以做出限期离境或驱逐出境的决定。
上述事件反映中国立法、司法及执法机构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在华外国人违法行为的约束和惩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学习或工作已很平常。据公安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达到2538.42万人次,其中入境1277.07万人次。出于经商的考虑,不少外国人长期居住在广州以及浙江义乌等地,其中也不乏许多逃过官方登记的非法移民。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移民国家。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推进中国人与在华外国人在遵守法律与适用法律方面的平等待遇。事实上,在华外国人的一些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并未依法受到处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对在华外国人轻微违法或犯罪行为的姑息心理,认为可以酌情给予外国人以较为宽松的处罚标准,以此来体现中国对外国人的友善和宽容态度。但是,“宽容”并不等于“纵容”。一般而言,在华外国人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其中也有喜欢惹是生非甚至犯下严重罪行的。因此,司法机关和公安机关依法对触犯法律的外国人进行处罚不仅不会损害中国人友善的形象,还有利于清除在华外国人队伍中的“杂质”。二是“怕麻烦”心理作祟,处罚外国人势必惊动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需要依照规定流程向上报备案件,还要配合相关国家领事官员的工作。根据外交和领事关系法,在华外国人遭受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时,其国籍国驻华使领馆官员有权利探视被拘留或逮捕的外国人,出席并旁听中国人民法院的开庭审判,必要时还可以就外国人所接受的处置与中国相关机构进行交涉。这种情况下对在华外国人进行处罚或拘留必然引出一系列的复杂手续和程序。同时,考虑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现状,很多基层公安机关可能还缺少具备外语沟通交流能力的人员,这也造成实际工作环节的诸多不便。
然而,这些不足不能成为放纵在华外国人违法行为的理由,它反而说明我们今后应该加强公安机关基础部门人员素质的提升,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维护社会秩序和治安安宁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项基本原则既适用于所有中国人,当然也适用于所有在华外国人。
上述事件反映中国立法、司法及执法机构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在华外国人违法行为的约束和惩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学习或工作已很平常。据公安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上半年外国人出入境达到2538.42万人次,其中入境1277.07万人次。出于经商的考虑,不少外国人长期居住在广州以及浙江义乌等地,其中也不乏许多逃过官方登记的非法移民。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移民国家。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推进中国人与在华外国人在遵守法律与适用法律方面的平等待遇。事实上,在华外国人的一些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并未依法受到处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对在华外国人轻微违法或犯罪行为的姑息心理,认为可以酌情给予外国人以较为宽松的处罚标准,以此来体现中国对外国人的友善和宽容态度。但是,“宽容”并不等于“纵容”。一般而言,在华外国人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其中也有喜欢惹是生非甚至犯下严重罪行的。因此,司法机关和公安机关依法对触犯法律的外国人进行处罚不仅不会损害中国人友善的形象,还有利于清除在华外国人队伍中的“杂质”。二是“怕麻烦”心理作祟,处罚外国人势必惊动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需要依照规定流程向上报备案件,还要配合相关国家领事官员的工作。根据外交和领事关系法,在华外国人遭受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时,其国籍国驻华使领馆官员有权利探视被拘留或逮捕的外国人,出席并旁听中国人民法院的开庭审判,必要时还可以就外国人所接受的处置与中国相关机构进行交涉。这种情况下对在华外国人进行处罚或拘留必然引出一系列的复杂手续和程序。同时,考虑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现状,很多基层公安机关可能还缺少具备外语沟通交流能力的人员,这也造成实际工作环节的诸多不便。
然而,这些不足不能成为放纵在华外国人违法行为的理由,它反而说明我们今后应该加强公安机关基础部门人员素质的提升,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维护社会秩序和治安安宁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项基本原则既适用于所有中国人,当然也适用于所有在华外国人。
文献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