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其成果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马英九下一步将疏离大陆?
周忠菲
2015-01-15
去年年底台湾经历「九合一」选举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态势成为国际社会与岛内政治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对「九合一」选举本身以及选后台湾政局的发展,大陆保持刻意的冷静,每当媒体问及,一概用「关注到」等雷打不动的用语。
西方着名的制华派、知华派、媒体等相继发出一些不着痛痒的评论后,见大陆发声少,遂将炒作的准备偃旗息鼓。于是,玻璃门转到了执政的马英九一边。
国民党欲走出困境
问题是,现在国民党几乎溃不成军,蓝营内部又眾口难调。这种情况下,究竟要上什么戏,端什么菜,才能够既反击咄咄逼人的民进党,又可让自己走出跛足困境?也许,这是2015年1月1日当天,台湾一改多年沉寂,在美国华盛顿橡树园举行升旗仪式的主要背景。
至于事后美方所发表的「不知情」声明,大陆以政协外事委员会出面的方式,提醒台湾当局「不要踩红线」的表态,应该说都没有超出国民党的意料之外。笔者认为,华盛顿橡树园升旗别有含义,分别在「对外」和「对内」方面,释放出如下政治信号:
其一,再次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对于还剩一年多执政时限的马英九及其国民党团队,借「升旗」一方面可测试美国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显示马团队在战略上,将继续紧跟美日。从时间节点看,也有借美台就「台湾自行研制潜艇问题」你来我往之际,希望美国提升对台军售。
其二,国民党在两岸关系方面退缩。2011年马英九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提出台湾安全与防卫的「3道防线」,第一道是两岸关系制度化,第二道则是增加台湾的国际贡献,第三道是军事与对外关系。
此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成为马英九的最大政绩,一直到「太阳花学运」之后发生逆转。现在,马英九的思路改变了,军事与对外关系反被提升为台湾的第一道防线。
至于两岸关系的制度化,过去马英九对此曾评论:「制度化到一个程度后,若是片面改变制度,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看来,虽然国民党不排除未来仍可打两岸关系这张牌,但至少现阶段是「拉开距离」,从原有两岸关系的立场上进行退缩。
意图衝撞反开倒车
其三,为谋求蓝绿共治,进行政治妥协。1月5日当天,曾因贪污、洗钱罪被判20年徒刑的台湾前领导人陈水扁,获准「保外就医」。「释放陈水扁」成为了马当局运用行政权力,追求两党趋同的示好。
总之,马英九第一任期时曾强调「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现在借「华盛顿升旗」,显示与大陆在主权问题上「衝撞」,一是释放国民党要与大陆达成妥协「非常困难」的信号,二是显示他在思考,是否要效法陈水扁第二任期时跛足后的经验。
马英九这一思考,在政治上有继承李登辉「两国论」的成分,也有进一步借助美日力量抗衡大陆的考虑。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看,显然是一种挑战,是对国共两党建立互信关系所有努力的「开倒车」。
笔者认为,这样只有在政治上继续追随民进党的作用,民进党方面也会「得寸进尺」,目前出现的为扁「翻案」的呼声就是一例。
西方着名的制华派、知华派、媒体等相继发出一些不着痛痒的评论后,见大陆发声少,遂将炒作的准备偃旗息鼓。于是,玻璃门转到了执政的马英九一边。
国民党欲走出困境
问题是,现在国民党几乎溃不成军,蓝营内部又眾口难调。这种情况下,究竟要上什么戏,端什么菜,才能够既反击咄咄逼人的民进党,又可让自己走出跛足困境?也许,这是2015年1月1日当天,台湾一改多年沉寂,在美国华盛顿橡树园举行升旗仪式的主要背景。
至于事后美方所发表的「不知情」声明,大陆以政协外事委员会出面的方式,提醒台湾当局「不要踩红线」的表态,应该说都没有超出国民党的意料之外。笔者认为,华盛顿橡树园升旗别有含义,分别在「对外」和「对内」方面,释放出如下政治信号:
其一,再次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对于还剩一年多执政时限的马英九及其国民党团队,借「升旗」一方面可测试美国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显示马团队在战略上,将继续紧跟美日。从时间节点看,也有借美台就「台湾自行研制潜艇问题」你来我往之际,希望美国提升对台军售。
其二,国民党在两岸关系方面退缩。2011年马英九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提出台湾安全与防卫的「3道防线」,第一道是两岸关系制度化,第二道则是增加台湾的国际贡献,第三道是军事与对外关系。
此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成为马英九的最大政绩,一直到「太阳花学运」之后发生逆转。现在,马英九的思路改变了,军事与对外关系反被提升为台湾的第一道防线。
至于两岸关系的制度化,过去马英九对此曾评论:「制度化到一个程度后,若是片面改变制度,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看来,虽然国民党不排除未来仍可打两岸关系这张牌,但至少现阶段是「拉开距离」,从原有两岸关系的立场上进行退缩。
意图衝撞反开倒车
其三,为谋求蓝绿共治,进行政治妥协。1月5日当天,曾因贪污、洗钱罪被判20年徒刑的台湾前领导人陈水扁,获准「保外就医」。「释放陈水扁」成为了马当局运用行政权力,追求两党趋同的示好。
总之,马英九第一任期时曾强调「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现在借「华盛顿升旗」,显示与大陆在主权问题上「衝撞」,一是释放国民党要与大陆达成妥协「非常困难」的信号,二是显示他在思考,是否要效法陈水扁第二任期时跛足后的经验。
马英九这一思考,在政治上有继承李登辉「两国论」的成分,也有进一步借助美日力量抗衡大陆的考虑。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看,显然是一种挑战,是对国共两党建立互信关系所有努力的「开倒车」。
笔者认为,这样只有在政治上继续追随民进党的作用,民进党方面也会「得寸进尺」,目前出现的为扁「翻案」的呼声就是一例。
文献来源: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