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论文
论文 paper
中国对外援助回顾与反思
1900-01-01
简介
正文
        对外援助是中国对外战略的一个缩影,伴随新中国的成立和成长,中国对外援助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轨迹。回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对外援助历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战略重点不同,但是其核心主题却从未改变过,那就是“发展”。
        建国初期,“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奠定了中国对外援助的战略重点在于巩固和扩大第三世界联盟,对抗和削弱美苏霸权的影响。这一阶段的对外援助从经济角度看,超过了中国的承受能力,勒紧国内的裤腰带,援助兄弟友邦是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今天,当我们回头看这一段援外历史时,一个普遍的评价是“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二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中国在建国初期的援助也主要围绕着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的基本出发点。从民族自立和主权独立的角度看,当时中国的对外援助并没有背离发展这根主线,其直接的目的正是在于致力于实现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发展。同时,也是为新生的中国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空间。1963年至1965年,周恩来总理三访非洲,提出了中国与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成为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核心,也确立了“平等互助、互不干涉”的援助思想内核。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对发展援助的认识是随着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发展而变化的,但是在建国初期,没有什么比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来得更为重要。这样一种寻求民族独立发展的思想契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且独立发展的思想实际上一直延续至今,并伴随中国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深入而逐渐衍生出更为丰富的思想和实践特色。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的国内发展和国际关系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对外援助也随之进入政策调整和创新尝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给中国发展道路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和变化,也对中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闭搞建设,走向开放发展,从自力更生走向合理借助外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中国的发展战略更多地放在国内经济发展和建设,对外政策的重点在开放和引进上,对外援助的战略基点转向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这一时期,中国在接受外援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一些新的援助思路和举措开始出现。经过90年代的援外体制改革,中国逐步摸索并形成了“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意实效、共同发展”的援外四项原则。以“经济合作 援助”的大援助方式,引导和帮助受援国实现经济发展。这一援助思路体现了中国在接受援助过程中坚持发展自主权的思想,在中国看来输血不如造血,援助的最终目的是摆脱援助。中国在对外援助中大胆地启用了诸多中国国内探索发展道路的经验,呈现出中国特色的援助模式。例如,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援助投入非常大,是中国国内发展“要想富,先修路”的经验。进入21世纪,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有了实质性的飞跃,对外援助的战略基点也出现了调整,开始由形式多样、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合作更多地拓展到制度化和机制化合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建立,迄今已经举办了五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2011年4月,中国发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关于对外援助的白皮书《中国的对外援助》,全面阐释了中国对外援助的理念、原则、政策、贡献和举措。
        任何国家的对外援助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对外发展援助就是在中国的经济文化、外交文化和发展文化的交互影响下形成的。回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援外发展,形成了以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中国对外援助的独特模式——“发展引导型援助”,即通过“援助 合作”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受援国实现自主发展,并最终实现受援国与援助国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援助。在援助理念上,坚持“平等互助、共同发展”;在援助方式上,强调“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在援助目的上,致力于“以援助促发展,以发展促合作、以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如果说西方国家是借助援助“指导”受援国实现发展的话,中国则是通过援助和广泛的经济合作“引导”受援国找到适合其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之所以说是“发展引导型援助”,是因为中国在提供对外援助时始终认为援助只是引导发展的一个助力,而非实现发展的主力。将发展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援助上,是不现实的。中国采取的是“援助 合作”的大援助观或者说是发展合作观,通过多种渠道协助并引导受援国家探索实现自主发展的道路。
        展望21世纪的下一个十年中,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对外援助战略该如何布局?可能是在我们回顾中国援外历史时最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对外援助都有显著的时代烙印和特色,着眼未来,如何在坚持中国以“发展”为核心特色的援助模式同时,开拓新的援助视野和战略可能更有意义。
        随着国际体系的转型,各主要援助大国都试图为新的国际体系的价值观念注入自身的理念。当前西方国家正大力倡导所谓“民主价值观外交”,在国际援助方面以“民主”、“人权”、“良治”为标准,强调所谓的西方式民主人权观念,使其成为对外援助价值观塑造的重点。因此,如何提出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南南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和彼此都认同的价值理念,不仅有助于中国外交实践和理论的探索,还有利于打破西方在外交价值观方面的主导权和解说权。中国的对外援助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合作,而是要寻求更多的价值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交流和认同。相对于西方的“民主价值观”,中国在对外援助中所践行的是“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这一价值观不仅反映在中国所倡导的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上,也具体体现在中国正在实施的“和平发展战略”中。
        在未来十年的对外援助战略中,以塑造“平等互助、共同发展”价值理念为战略基点,可以带来三重积极影响:第一,在国际体系调整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危机和不确定性因素层出不穷,要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唯有通过平等协商与合作的途径,这才是符合所有国家利益的选择。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接受中国援助的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倡导“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体系。第二,在发展的道路上,虽然各国面临的问题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但是都应该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上,并不存在优劣之分,也不存在一方必须依从和听命于另一方的要求。塑造“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南南共同价值理念有利于强化中国援助特色。第三,受政治体制因素影响,西方国家和中国在民主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妖魔化中国的种种言论多半源于此。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出击,鲜明地倡导和推行中国的价值观和对民主的认知与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权是首要的,每个民族国家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方式,不容他人指手划脚。在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首要的也是平等。倡导“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理念,既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发展需要,也有利于巩固南南友好关系的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对外援助在下一个十年中,应该更多地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拓展。在国际援助体系中,全面提升中国的积极影响力,不仅需要硬的资金支持,更需要增强中国援助理念和援助模式的国际影响力。唯有如此,中国才能从国际发展援助的一支参与型力量上升为一支具有全面影响力的规范性力量。

文献来源:《江苏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