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其成果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金融危机与大陆台资中小企业发展
周忠菲
1900-01-01
简介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到实体经济之后, 在上海的台湾企业也受到影响。本文根据2009年对上海中小台资企业的问卷调查修改成文。调研表明, 金融危机发生后, 导致上海台资企业利润空间压缩的第一因素是全球市场萎缩造成的订单减少。对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大陆宏观政策的调控, 大部分台资企业认为能够承受, 不影响企业生产活动。调研结果还显示, 重视大陆内需市场是未来台商发展的主要趋势。
正文
一、前 言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了中国的出口,也对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造成冲击。2009 年1 ~ 6月, 台湾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贸易额为350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减少36% 。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危机的冲击曝露出中国大陆在引进外资中存在“三高一低”模式的问题。两岸经贸关系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需要培育和发展新的动力结构。
上海是全国台资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投资上海的台资企业占外资对上海的投资比,大约为14% 。投资上海的台商企业与全国一样,投资门类以“两头在外”的加工出口型中小企业为主。世界市场的紧缩带来的经济减速,增加了台商的经营困难,他们担忧大陆的宏观经济形势,担忧“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的推行、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趋势等因素影响企业的利润。尤其是台商中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型企业遇到压力时,不像大型台资企业和经营高科技业务的公司,由于产品附加值高,弹性空间相对较大,可以多渠道分散压力。
2009年中旬,笔者参与上海相关单位组织的调研。就金融危机、“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劳动力供求情况、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对上海市的港澳台企业的影响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以及当地政府可以提供哪些帮助。这里抽取本人所承担的对台商中小企业部分调研内容,修改成文。调研对象有从事机电产品生产或者为上游机电产品提供加工生产的厂家,以及一些制造业领域的公司,比如计算机辅件、机械电子等,也有从事物流业与服务业务的公司,如经营服装、印染、洗衣等行业的台商中小公司。
二、 金融危机对在沪台资企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蔓延,使中国大陆的出口受到了影响。从上海外资企业的反应看,所受冲击主要表现为全球市场萎缩引起的产能过剩和由此产生的资金短缺的压力,以及企业担忧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起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出口等。从上海台资企业受到的影响看,主要表现在:
1、部分产业受到冲击,对上海投资总量出现下降
金融危机使包括台商在内的港澳台企业受到冲击。在金融业方面, 2008年10月,香港恒指较2007年底下跌49.8%,台湾股指下跌42.7%,港澳台一批金融机构也因购买美国投资银行产品而出现损失。但台湾地区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后续的流动性危机中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实体经济方面。台湾“经济部”2009年公布的台资厂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年10月台湾外销订单金额为304. 1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衰退5.56%,创2002年1 月以来新低。相关的民调显示,由于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近60. 9%的制造业厂商对未来景气陷入悲观看法,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至52.22点,创下2002年以来的新低。
危机对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传递到台商在上海的相关企业,台商对上海投资出现下降趋势。2008年1~ 10月,台湾对上海投资累计项目236个,较2007年同比下降16.31%。合同外资1.8亿美元,较2007年同比下降了21.31%。其中, 制造业的下降尤其明显。截至2009年12月,上海累计引进台资项目共6165个,合同台资总额51.77亿美元,实际吸收台资36. 65亿美元。2009年引进台资与2008年相比,环比下降了22%。显然, 金融危机的冲击,给台资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营销、资金的流动性、企业技术升级等带来压力, 台商在上海的生产活动也普遍放缓了步伐。
2、部分台资企业经营出现困难, 但未采取紧缩措施
长期以来,大陆在引进外资中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三高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有相当数量, 这一特征也反映在台商的投资倾向上。从台商投资大陆和上海的产业结构来讲,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企业比较多, 经营方式“两头在外”,对外贸依赖度过高。这次危机引起西方国家市场萎缩后,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这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加工型企业。
在调查中,从企业的反映看,困难主要是国际订单的快速下降,造成企业产能过剩。企业挖掘生产潜力等举措,又受到成本压力和大陆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如某台资物流企业反映,过去经营主要依靠收取一定比例的订金, 例如为一些有造船业务的船东公司提供服务,属于负债经营企业。2008年船东公司的业务缩减到只有往常的50%不到,受其影响,该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此外,一些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台资企业,如一家服装公司,原来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按惯例,每年6月至9月是圣诞节订单最集中的时期,销售额一般在300万美元左右,但危机后,2009年同期定单大量减少, 销售额缩减到150万美元,进口的原材料成本却上升了15%左右。还有一些为台湾IT / IC行业提供ODM 生产服务的中型公司反映,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的海外订单下降约50%。一些全出口加工型的企业,由于产品都是为外销市场生产,一旦没有订单,企业维持运转就非常困难。
其它如餐饮、酒店、房地产租售类和旅游业等方面的台资企业,经营都受到影响,如海外接团数量明显减少,营业额下降等。但由于这些服务行业以内需市场为主,受到影响主要反应在环比下降方面,而且下降幅度不大,对企业利润造成的影响不大。
值得指出的是,从危机产生影响的传导方式看,台资企业主要在实体经济上受到冲击,其中部分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加工型的下游台资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暴露出上海台资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比过高,过渡依赖出口市场,缺乏自我品牌等问题。与此同时,大多数台资企业在应对困难方面显得“有收有放”: 或是转型、或是减产、或是挖潜、或是外迁,整体上看,这些企业对在大陆的发展仍然有信心,在生产方面并未采取紧缩措施。
3、“北上”与“南下”进行布局,逐步转向内销市场
长期以来,台商将长三角和上海作为投资大陆首选地的主要原因是廉价的土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推进,这些优势逐渐丧失。实际上,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对台资企业的吸引力就已经从单一的廉价生产基地向多元化的企业运营基地转化。这种多元化表现为,一方面愈来愈多的台湾大企业集团把上海作为企业的投资总部和营运中心。据统计,目前上海已有台资企业设立的地区总部8家、投资性公司9 家。另一方面, 在大陆总量最多的中小型台商,在中国大陆经济新一轮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是否追随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外商企业“重心北移”的问题(如英特尔在东北大连的投资,惠普在四川重庆的投资)。此外,经过多年的经营,台商在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的业务基本成熟,产业正处在转型和接近升级的阶段,部分业务需要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 北上”和“南下”,开辟新的市场。从多元化角度看,台商向内陆转移的过程已经不能简单归类于台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的竞争优势下降,更多地体现了台商在为新一轮布局做准备。
在应对危机方面,部分台资企业反映,今后的发展方向将逐渐转向内销市场。虽然他们也担心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产量下降、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销售不畅等问题,尤其是担心企业转型过程会导致劳资纠纷的增加。如台资上海宜鑫实业有限公司140多名员工对厂方停工培训的决定不满,曾经出现劳资冲突。周边台资大企业如英业达等十分担心宜鑫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周边企业的生产。
对社会上关注的工资上涨问题以及劳资纠纷,大多数台资企业反映,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增加职工收入有利于劳资双方关系的协调。当员工工资上涨一般在10% ~ 15% 之间时,虽然有一定冲击,但企业能够承受。但如果同时又发生人民币升值10% 的情况,这样,汇率的上涨将抵消企业的利润, 出口竞争压力将大大增加。也有企业反映,在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诸多因素中,《劳动法》的影响最大。如企业发生非正常撤离案例,一些职工被除名后,可获得按《劳动法》所规定的每年一个月工资的离职补偿金。但部分员工不接受厂方给予的最低工资,部分员工对离职补偿金提出另一些要求,当不能从厂方得到满足时,员工有可能采取过激举动, 从而成为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最大因素。(这种观点不是主流观点, 参见本文第三部分问卷调查的分析)。
4、希望在大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
绝大多数台商认为,金融危机后,大陆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素质仍然有竞争优势,员工工资上升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相对有限。不少台商指出,危机的冲击使他们更加重视在大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包括提供营销通路服务等,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台商转向内销市场过程中“北上”和“南下”在多元化模式下追求的新含义,不是单纯考虑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例如,由于大陆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外商选择上海作为研发基地和企业营运中心的趋势正在加强。台商看到外资这一趋势后,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进行应对,在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的一些台商专业技术性服务业,如中介机构、研发设计、营销通路服务等,加快向内地市场发展的步伐。如上海台商正在筹划建立全球最大的生产资料与工业装备连锁卖场,为机械制造业及原材料业台商提供新的流通与购销平台,将在大陆主要工业城市开设52 个大型交易场地。他们认为,单纯出于工资上涨原因向其地区求发展的台商并不多。“如果出走”, 考虑的主要因素还是未来的布局,如何在大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然后向国外辐射、发展,多角度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 问卷调查概况
台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困难的解决,不仅会影响台资企业的利润,也会影响到上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在上海有关机构2009年下半年的一项针对在沪港澳台企业主进行的“暖企业,促复苏”调研活动中,本人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台资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方式包括问卷调查、电话采访和个别走访等。由于可接受调研的企业数量不多,选择项目有限,加上企业从经营角度规避一些问题,使调查有较大的局限性。这里仅做一些初步分析。
1、 调研思路与统计方式
针对上海台资企业普遍出现订单减少,库存增加,资金流通不畅,职工要求加薪的压力等具体困难,调研的思路是,在经济前景不稳定情况下,首先了解企业对大陆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的反应,其次了解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具体影响,再次调查企业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尤其是资金压力等问题如何解决。最后,征求企业对劳动力成本以及企业后续发展的考虑。问卷调查共发出38份,回收24份,回收率超过60% 。回收的问卷中, 20份为问卷回收, 2 份为电话调查, 2 份为个别访谈。按24份样本进行分析。
在统计方式上, 第一步,为了统一计算,本表采取将宏观政策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分别总计为100%,第二步,将24份表格统一计算,求各项比例。如:宏观政策中劳动法的影响比例的计算, 24 份问卷给出的最高的占比为45%, 最低的占比为11%, 累计叠加,总计为814.5%。设《劳动法》的影响比例为A%, 因此, A% =814.5% /2400% = 33.9%,四舍五入,得整数比例为34%。
同理,设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为B%,也按上述方式进行计算。在具体样本中,对大陆宏观政策与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比较时,有9份问卷将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与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各自分别总计为100% 进行比较。有12份问卷将宏观政策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在一起总计为100%进行比较。另有1份问卷将宏观政策影响占的比例总计为35%,而危机影响比例总计为65%。这些差别,分析时,技术上统一按影响率分别为100% 计算。
2、调查结果的分析
首先,从问卷看,宏观政策调控与金融危机冲击对上海台资企业的影响主要反映为企业成本的上升,其中,市场萎缩造成的订单减少是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的最大因素。如表1所示,企业在评估影响成本的重大因素时,大部分将订单的减少排在第一。虽然存在其他如资金断流、产能过剩等多种因素,但主因也是由于订单减少,不能进行规模生产,造成产品成本提高和产品滞销,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或亏损所引起。说明企业的压力主要来自市场需求下降。
其次,在涉及大陆政府宏观政策调控部分,一些企业认为《劳动法》的推行是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重大因素。但同时又将《劳动法》的影响度排在第二位( 占比34% ),居“订单减少造成的影响”之后( 占比51%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劳动法》的执行,并非影响企业利润的唯一因素,社会上一些宣传报道,夸大了劳资之间的对立。对大陆宏观政策的调控,台资企业认为能够接受。大部分台商企业表示,金融危机带来产业重新洗牌的机会,企业要发展, 就要关注大陆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对不符合大陆政策发展方向的企业生产活动,必须进行调整,只有符合大陆内需市场的需要,企业才有竞争力。
此外,大部分台商企业是加工贸易型中小企业,对大陆政府的税收优惠依赖较大。这类企业认为所得税并轨可能影响他们的投资意愿。不过,目前较多企业仍处于优惠期内,因此政策的调整在利润方面没有构成明显的影响(见表2)。
3、对资金流变化采取的应对措施
理论上,可以把融资渠道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类,后者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从普遍性看,大部分中小台资企业有依靠自有资金内部融资的特点,另一些采取外部融资的中小企业,主要渠道来自台湾地区、大陆以及第三地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考虑到台资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不一, 涉及商业敏感性等因素,调研重点之一是了解台资企业在应对资金流的变化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经调查了解到,台资企业应对资金问题采取的措施中,列第一位的是管好资金,尽一切可能避免资金的闲置,重视资金的集中使用,不盲目扩张生产,保证企业的现金流。此外,一些有条件的企业表示,将增加资本运作,提高抗风险能力。此外, 列第二位的是增加资金流入,开源节流,使用较多的手段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经营范围。如对多元化投资开设的商铺、餐饮、汽修等副业采取鼓励与扩大经营的手段,用这些产业的赢利来支撑生产性企业,度过难关。接受调研的台商认为,在困难时期能够保住品牌, 从长期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列第三位的是挖掘企业自身潜力,如压缩公司运营成本,兼并不良资产,撤掉不赢利的销售点等。也有少部分企业表示考虑转移,包括将生产基地从上海周边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向资源能源丰富的大陆中西部地区转移等。
调研中,台资企业对上海政府采取的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鼓励政策,对资金需求,对希望大陆政府进一步采取宽松的鼓励手段,以及要求改进管理, 加快企业审批速度和放宽对企业汇入限制等多项问题表达了他们的意见。
四、 结 论
从调研结果看,台商在大陆谋求长期发展,看好大陆内需市场是今后的主要趋势,大部分台资企业认为能够承受大陆宏观政策的调控。认为企业遇到困难之所以显得集中,客观背景是由于大陆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与金融危机影响的效应叠加到一起,对企业产生了放大效应。
调研结果表明,导致台资企业利润空间压缩的第一因素是全球市场萎缩造成的订单减少。从世界经济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景看,台商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将逐渐减少,对大陆内需市场的关注将逐渐增加。
调研结果还表明,大多数台资企业长期担心的是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台商认为利率和汇率的变动造成的损失比执行《劳动法》带来的压力更大。如一些企业以2009年当月的数据与2008 年相比,销售与利润同比分别上升约4%和下降约26%。与2008年8月的环比数据相比分别下降约4%和18%。由于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企业出现销售额上升而利润反而下降的情况。
这份调查开始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之后,起因是在上海的台湾企业也受到影响。与此同时, 自2008年6月以来, 两岸两会举行了五次会谈,签署了14项协议。最近两岸又达成并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从今天的角度看, 国际经济环境和两岸关系的变化,大陆政府在ECFA中体现的对台湾中小企业的“让利”,在政策效应上为大陆台资中小企业, 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对两岸实体经济,对台商在大陆和上海投资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和加工业的直接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并未完全消化。从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角度看,相关部门的工作不仅要帮助台资企业渡过难关,更应该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在帮助台商做好外销市场,转入内销市场的同时,在内销市场上还应注意使台资企业与内资企业获得平等待遇,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既能够促进大陆经济发展,又能够鼓励台商升级换代,达到企业利润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增加的“双赢”目标。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了中国的出口,也对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造成冲击。2009 年1 ~ 6月, 台湾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贸易额为350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减少36% 。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危机的冲击曝露出中国大陆在引进外资中存在“三高一低”模式的问题。两岸经贸关系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需要培育和发展新的动力结构。
上海是全国台资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投资上海的台资企业占外资对上海的投资比,大约为14% 。投资上海的台商企业与全国一样,投资门类以“两头在外”的加工出口型中小企业为主。世界市场的紧缩带来的经济减速,增加了台商的经营困难,他们担忧大陆的宏观经济形势,担忧“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的推行、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趋势等因素影响企业的利润。尤其是台商中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型企业遇到压力时,不像大型台资企业和经营高科技业务的公司,由于产品附加值高,弹性空间相对较大,可以多渠道分散压力。
2009年中旬,笔者参与上海相关单位组织的调研。就金融危机、“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劳动力供求情况、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对上海市的港澳台企业的影响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以及当地政府可以提供哪些帮助。这里抽取本人所承担的对台商中小企业部分调研内容,修改成文。调研对象有从事机电产品生产或者为上游机电产品提供加工生产的厂家,以及一些制造业领域的公司,比如计算机辅件、机械电子等,也有从事物流业与服务业务的公司,如经营服装、印染、洗衣等行业的台商中小公司。
二、 金融危机对在沪台资企业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蔓延,使中国大陆的出口受到了影响。从上海外资企业的反应看,所受冲击主要表现为全球市场萎缩引起的产能过剩和由此产生的资金短缺的压力,以及企业担忧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起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出口等。从上海台资企业受到的影响看,主要表现在:
1、部分产业受到冲击,对上海投资总量出现下降
金融危机使包括台商在内的港澳台企业受到冲击。在金融业方面, 2008年10月,香港恒指较2007年底下跌49.8%,台湾股指下跌42.7%,港澳台一批金融机构也因购买美国投资银行产品而出现损失。但台湾地区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后续的流动性危机中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实体经济方面。台湾“经济部”2009年公布的台资厂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年10月台湾外销订单金额为304. 1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衰退5.56%,创2002年1 月以来新低。相关的民调显示,由于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近60. 9%的制造业厂商对未来景气陷入悲观看法,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至52.22点,创下2002年以来的新低。
危机对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传递到台商在上海的相关企业,台商对上海投资出现下降趋势。2008年1~ 10月,台湾对上海投资累计项目236个,较2007年同比下降16.31%。合同外资1.8亿美元,较2007年同比下降了21.31%。其中, 制造业的下降尤其明显。截至2009年12月,上海累计引进台资项目共6165个,合同台资总额51.77亿美元,实际吸收台资36. 65亿美元。2009年引进台资与2008年相比,环比下降了22%。显然, 金融危机的冲击,给台资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营销、资金的流动性、企业技术升级等带来压力, 台商在上海的生产活动也普遍放缓了步伐。
2、部分台资企业经营出现困难, 但未采取紧缩措施
长期以来,大陆在引进外资中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三高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有相当数量, 这一特征也反映在台商的投资倾向上。从台商投资大陆和上海的产业结构来讲,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企业比较多, 经营方式“两头在外”,对外贸依赖度过高。这次危机引起西方国家市场萎缩后,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这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加工型企业。
在调查中,从企业的反映看,困难主要是国际订单的快速下降,造成企业产能过剩。企业挖掘生产潜力等举措,又受到成本压力和大陆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如某台资物流企业反映,过去经营主要依靠收取一定比例的订金, 例如为一些有造船业务的船东公司提供服务,属于负债经营企业。2008年船东公司的业务缩减到只有往常的50%不到,受其影响,该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此外,一些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台资企业,如一家服装公司,原来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按惯例,每年6月至9月是圣诞节订单最集中的时期,销售额一般在300万美元左右,但危机后,2009年同期定单大量减少, 销售额缩减到150万美元,进口的原材料成本却上升了15%左右。还有一些为台湾IT / IC行业提供ODM 生产服务的中型公司反映,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的海外订单下降约50%。一些全出口加工型的企业,由于产品都是为外销市场生产,一旦没有订单,企业维持运转就非常困难。
其它如餐饮、酒店、房地产租售类和旅游业等方面的台资企业,经营都受到影响,如海外接团数量明显减少,营业额下降等。但由于这些服务行业以内需市场为主,受到影响主要反应在环比下降方面,而且下降幅度不大,对企业利润造成的影响不大。
值得指出的是,从危机产生影响的传导方式看,台资企业主要在实体经济上受到冲击,其中部分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加工型的下游台资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暴露出上海台资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占比过高,过渡依赖出口市场,缺乏自我品牌等问题。与此同时,大多数台资企业在应对困难方面显得“有收有放”: 或是转型、或是减产、或是挖潜、或是外迁,整体上看,这些企业对在大陆的发展仍然有信心,在生产方面并未采取紧缩措施。
3、“北上”与“南下”进行布局,逐步转向内销市场
长期以来,台商将长三角和上海作为投资大陆首选地的主要原因是廉价的土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推进,这些优势逐渐丧失。实际上,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对台资企业的吸引力就已经从单一的廉价生产基地向多元化的企业运营基地转化。这种多元化表现为,一方面愈来愈多的台湾大企业集团把上海作为企业的投资总部和营运中心。据统计,目前上海已有台资企业设立的地区总部8家、投资性公司9 家。另一方面, 在大陆总量最多的中小型台商,在中国大陆经济新一轮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是否追随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外商企业“重心北移”的问题(如英特尔在东北大连的投资,惠普在四川重庆的投资)。此外,经过多年的经营,台商在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的业务基本成熟,产业正处在转型和接近升级的阶段,部分业务需要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 北上”和“南下”,开辟新的市场。从多元化角度看,台商向内陆转移的过程已经不能简单归类于台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的竞争优势下降,更多地体现了台商在为新一轮布局做准备。
在应对危机方面,部分台资企业反映,今后的发展方向将逐渐转向内销市场。虽然他们也担心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产量下降、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销售不畅等问题,尤其是担心企业转型过程会导致劳资纠纷的增加。如台资上海宜鑫实业有限公司140多名员工对厂方停工培训的决定不满,曾经出现劳资冲突。周边台资大企业如英业达等十分担心宜鑫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周边企业的生产。
对社会上关注的工资上涨问题以及劳资纠纷,大多数台资企业反映,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增加职工收入有利于劳资双方关系的协调。当员工工资上涨一般在10% ~ 15% 之间时,虽然有一定冲击,但企业能够承受。但如果同时又发生人民币升值10% 的情况,这样,汇率的上涨将抵消企业的利润, 出口竞争压力将大大增加。也有企业反映,在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诸多因素中,《劳动法》的影响最大。如企业发生非正常撤离案例,一些职工被除名后,可获得按《劳动法》所规定的每年一个月工资的离职补偿金。但部分员工不接受厂方给予的最低工资,部分员工对离职补偿金提出另一些要求,当不能从厂方得到满足时,员工有可能采取过激举动, 从而成为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最大因素。(这种观点不是主流观点, 参见本文第三部分问卷调查的分析)。
4、希望在大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
绝大多数台商认为,金融危机后,大陆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素质仍然有竞争优势,员工工资上升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相对有限。不少台商指出,危机的冲击使他们更加重视在大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包括提供营销通路服务等,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台商转向内销市场过程中“北上”和“南下”在多元化模式下追求的新含义,不是单纯考虑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成本。例如,由于大陆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外商选择上海作为研发基地和企业营运中心的趋势正在加强。台商看到外资这一趋势后,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进行应对,在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的一些台商专业技术性服务业,如中介机构、研发设计、营销通路服务等,加快向内地市场发展的步伐。如上海台商正在筹划建立全球最大的生产资料与工业装备连锁卖场,为机械制造业及原材料业台商提供新的流通与购销平台,将在大陆主要工业城市开设52 个大型交易场地。他们认为,单纯出于工资上涨原因向其地区求发展的台商并不多。“如果出走”, 考虑的主要因素还是未来的布局,如何在大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然后向国外辐射、发展,多角度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 问卷调查概况
台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困难的解决,不仅会影响台资企业的利润,也会影响到上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在上海有关机构2009年下半年的一项针对在沪港澳台企业主进行的“暖企业,促复苏”调研活动中,本人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台资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方式包括问卷调查、电话采访和个别走访等。由于可接受调研的企业数量不多,选择项目有限,加上企业从经营角度规避一些问题,使调查有较大的局限性。这里仅做一些初步分析。
1、 调研思路与统计方式
针对上海台资企业普遍出现订单减少,库存增加,资金流通不畅,职工要求加薪的压力等具体困难,调研的思路是,在经济前景不稳定情况下,首先了解企业对大陆政府宏观政策调控的反应,其次了解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具体影响,再次调查企业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尤其是资金压力等问题如何解决。最后,征求企业对劳动力成本以及企业后续发展的考虑。问卷调查共发出38份,回收24份,回收率超过60% 。回收的问卷中, 20份为问卷回收, 2 份为电话调查, 2 份为个别访谈。按24份样本进行分析。
在统计方式上, 第一步,为了统一计算,本表采取将宏观政策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分别总计为100%,第二步,将24份表格统一计算,求各项比例。如:宏观政策中劳动法的影响比例的计算, 24 份问卷给出的最高的占比为45%, 最低的占比为11%, 累计叠加,总计为814.5%。设《劳动法》的影响比例为A%, 因此, A% =814.5% /2400% = 33.9%,四舍五入,得整数比例为34%。
同理,设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为B%,也按上述方式进行计算。在具体样本中,对大陆宏观政策与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比较时,有9份问卷将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与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各自分别总计为100% 进行比较。有12份问卷将宏观政策与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在一起总计为100%进行比较。另有1份问卷将宏观政策影响占的比例总计为35%,而危机影响比例总计为65%。这些差别,分析时,技术上统一按影响率分别为100% 计算。
2、调查结果的分析
首先,从问卷看,宏观政策调控与金融危机冲击对上海台资企业的影响主要反映为企业成本的上升,其中,市场萎缩造成的订单减少是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的最大因素。如表1所示,企业在评估影响成本的重大因素时,大部分将订单的减少排在第一。虽然存在其他如资金断流、产能过剩等多种因素,但主因也是由于订单减少,不能进行规模生产,造成产品成本提高和产品滞销,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或亏损所引起。说明企业的压力主要来自市场需求下降。
其次,在涉及大陆政府宏观政策调控部分,一些企业认为《劳动法》的推行是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重大因素。但同时又将《劳动法》的影响度排在第二位( 占比34% ),居“订单减少造成的影响”之后( 占比51%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劳动法》的执行,并非影响企业利润的唯一因素,社会上一些宣传报道,夸大了劳资之间的对立。对大陆宏观政策的调控,台资企业认为能够接受。大部分台商企业表示,金融危机带来产业重新洗牌的机会,企业要发展, 就要关注大陆政府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对不符合大陆政策发展方向的企业生产活动,必须进行调整,只有符合大陆内需市场的需要,企业才有竞争力。
此外,大部分台商企业是加工贸易型中小企业,对大陆政府的税收优惠依赖较大。这类企业认为所得税并轨可能影响他们的投资意愿。不过,目前较多企业仍处于优惠期内,因此政策的调整在利润方面没有构成明显的影响(见表2)。
3、对资金流变化采取的应对措施
理论上,可以把融资渠道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类,后者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从普遍性看,大部分中小台资企业有依靠自有资金内部融资的特点,另一些采取外部融资的中小企业,主要渠道来自台湾地区、大陆以及第三地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考虑到台资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不一, 涉及商业敏感性等因素,调研重点之一是了解台资企业在应对资金流的变化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经调查了解到,台资企业应对资金问题采取的措施中,列第一位的是管好资金,尽一切可能避免资金的闲置,重视资金的集中使用,不盲目扩张生产,保证企业的现金流。此外,一些有条件的企业表示,将增加资本运作,提高抗风险能力。此外, 列第二位的是增加资金流入,开源节流,使用较多的手段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经营范围。如对多元化投资开设的商铺、餐饮、汽修等副业采取鼓励与扩大经营的手段,用这些产业的赢利来支撑生产性企业,度过难关。接受调研的台商认为,在困难时期能够保住品牌, 从长期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列第三位的是挖掘企业自身潜力,如压缩公司运营成本,兼并不良资产,撤掉不赢利的销售点等。也有少部分企业表示考虑转移,包括将生产基地从上海周边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向资源能源丰富的大陆中西部地区转移等。
调研中,台资企业对上海政府采取的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鼓励政策,对资金需求,对希望大陆政府进一步采取宽松的鼓励手段,以及要求改进管理, 加快企业审批速度和放宽对企业汇入限制等多项问题表达了他们的意见。
四、 结 论
从调研结果看,台商在大陆谋求长期发展,看好大陆内需市场是今后的主要趋势,大部分台资企业认为能够承受大陆宏观政策的调控。认为企业遇到困难之所以显得集中,客观背景是由于大陆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与金融危机影响的效应叠加到一起,对企业产生了放大效应。
调研结果表明,导致台资企业利润空间压缩的第一因素是全球市场萎缩造成的订单减少。从世界经济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景看,台商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将逐渐减少,对大陆内需市场的关注将逐渐增加。
调研结果还表明,大多数台资企业长期担心的是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台商认为利率和汇率的变动造成的损失比执行《劳动法》带来的压力更大。如一些企业以2009年当月的数据与2008 年相比,销售与利润同比分别上升约4%和下降约26%。与2008年8月的环比数据相比分别下降约4%和18%。由于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企业出现销售额上升而利润反而下降的情况。
这份调查开始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之后,起因是在上海的台湾企业也受到影响。与此同时, 自2008年6月以来, 两岸两会举行了五次会谈,签署了14项协议。最近两岸又达成并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从今天的角度看, 国际经济环境和两岸关系的变化,大陆政府在ECFA中体现的对台湾中小企业的“让利”,在政策效应上为大陆台资中小企业, 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对两岸实体经济,对台商在大陆和上海投资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和加工业的直接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并未完全消化。从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角度看,相关部门的工作不仅要帮助台资企业渡过难关,更应该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在帮助台商做好外销市场,转入内销市场的同时,在内销市场上还应注意使台资企业与内资企业获得平等待遇,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既能够促进大陆经济发展,又能够鼓励台商升级换代,达到企业利润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也增加的“双赢”目标。
文献来源:《世界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