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院作者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认清大势 顺应潮流 共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
唐家璇
2012-10-17
简介
正文
中日毗邻而居,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周恩来总理对两国交往历史有过精辟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19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结束了战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使中日关系重回和平、友好、合作的轨道,也深刻改变了国际和地区政治格局,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树立了典范。
知古可以鉴今。纪念邦交正常化40周年,是为了从历史中寻找启迪,以利今后更好地发展中日关系。发展中日关系,要有洞悉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的战略眼光,要有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要有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要有坚定不移的友好信念。
当前,中日关系总体保持改善和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两国关系中也出现一些明显的不和谐音,日本国内对华消极因素正在滋长,特别是在钓鱼岛、历史、涉疆、涉藏等敏感问题上,右翼势力接连制造事端,给双方纪念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气氛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给两国关系造成严重干扰。
中日关系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特别是随着中日两国各自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日关系的发展一定意义上已进入一个复杂的调整过渡期。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迈上更高发展层次,需要双方下大力气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特别是政治互信缺失和国民感情薄弱这两大问题。
第一,增进政治互信,妥善处理有关敏感问题。建立政治互信的关键在于,彼此要从战略上全面正确客观理性认识对方的发展,切实将对方视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相互奉行积极友好的政策,切实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第二,深化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中日依然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互补明显,合作潜力很大。双方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加强双向对等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转型升级,不断夯实两国关系的经济基础。
第三,大力开展人文交流,改善国民感情。最新民调显示,两国关系现状同两国人民的期待还有很大距离。当前中日关系问题和困难确实比较突出,但基本面没有改变,和平与合作仍是两国关系的主流。日本朝野各界尤其是经济界和地方都希望加强对华合作,两国民众都普遍认为中日关系十分重要。发展中日关系仍有牢固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
第四,加强地区层面的沟通、协调和合作,走携手振兴亚洲之路。亚洲是中日两国安身立命之所,是两国发展的共同战略依托。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调合作,寻求更多利益交汇点。
第五,在全球课题上开展更多良性互动与合作,共同为世界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只要双方认清大势、顺应潮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大方向,就一定能够实现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
(本文节选自原国务委员、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中日关系研讨会上所作的基调报告)
知古可以鉴今。纪念邦交正常化40周年,是为了从历史中寻找启迪,以利今后更好地发展中日关系。发展中日关系,要有洞悉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的战略眼光,要有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要有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要有坚定不移的友好信念。
当前,中日关系总体保持改善和发展势头。与此同时,两国关系中也出现一些明显的不和谐音,日本国内对华消极因素正在滋长,特别是在钓鱼岛、历史、涉疆、涉藏等敏感问题上,右翼势力接连制造事端,给双方纪念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气氛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给两国关系造成严重干扰。
中日关系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特别是随着中日两国各自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日关系的发展一定意义上已进入一个复杂的调整过渡期。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迈上更高发展层次,需要双方下大力气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特别是政治互信缺失和国民感情薄弱这两大问题。
第一,增进政治互信,妥善处理有关敏感问题。建立政治互信的关键在于,彼此要从战略上全面正确客观理性认识对方的发展,切实将对方视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相互奉行积极友好的政策,切实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第二,深化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共同利益。中日依然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互补明显,合作潜力很大。双方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加强双向对等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转型升级,不断夯实两国关系的经济基础。
第三,大力开展人文交流,改善国民感情。最新民调显示,两国关系现状同两国人民的期待还有很大距离。当前中日关系问题和困难确实比较突出,但基本面没有改变,和平与合作仍是两国关系的主流。日本朝野各界尤其是经济界和地方都希望加强对华合作,两国民众都普遍认为中日关系十分重要。发展中日关系仍有牢固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
第四,加强地区层面的沟通、协调和合作,走携手振兴亚洲之路。亚洲是中日两国安身立命之所,是两国发展的共同战略依托。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调合作,寻求更多利益交汇点。
第五,在全球课题上开展更多良性互动与合作,共同为世界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只要双方认清大势、顺应潮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大方向,就一定能够实现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
(本文节选自原国务委员、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中日关系研讨会上所作的基调报告)
文献来源:《国际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