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义
- 副研究员
- 亚太研究中心
- 国际战略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印缅关系是否将影响中缅关系?
- 携手支点国家,共推发展战略
- 开启中波合作新时代
- 中国领导人12年来首访埃及 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再添活力
- 习主席访问埃及的三重意义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起点•亮点•重点——中非合作进入新阶段
- 三个“非常”好的中津关系
- 习总称南非“同志加兄弟”有何玄机?
一、印度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地位
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国内很多学者将印度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并列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四大关键国家。印度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其位于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中心位置。
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和难点:1)该地区是“一带一路”三四条线路的交汇点,是中国的能源走廊和贸易走廊,该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的地。2)南亚和印度洋地区是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同时也是非常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潜在的面向中东、非洲、欧洲等地的出口产品生产基地。该地区人口大约17亿,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3)该地区的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虽然中巴两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在CPEC建设中仍然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都具有典型性。CPEC能否成功建设对“一带一路”整体具有标志性意义。4)该地区地缘政治地位非常突出,大国竞争比较激烈。中国希望“一带一路”能够和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印太经济走廊”或者是湄公河-恒河合作倡议等对接,如果能够对接,将形成一个从太平洋到印度洋,从中亚到南亚的经济合作网络,从而促进亚洲世纪的实现。
印度是本地区最大的国家,人口最多,市场最大,劳动力最丰富,而且对南亚和印度洋国家又很强的政治影响力。印度对于“一带一路”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本地区其他国家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带一路”经过地区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等问题上中国需要印度的支持与合作,至少不能捣乱。
二、印度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反应
在辛格政府时期,2014年2月上,杨国委在新德里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17轮会谈时曾邀请印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印度安全顾问梅农口头上接受了中方的邀请,并对海上丝绸之路做出积极评价。印度总理辛格在会见杨洁篪时也表示,印方将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梅农现在是印度中国研究所的顾问委员会主席,去年和印度前外秘萨兰牵头撰写了一个报告,建议印度加入“一带一路”,触犯了莫迪政府,结果中国研究所的年度经费被大幅度削减。
莫迪上台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我曾经总结印度政府对OBOR不同部分采取三种态度:一是有条件的支持和参与。随着印度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印度可能会参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项目。二是反对和对冲。对于中巴经济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印度持反对态度。印度怀疑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化解印度对所谓“珍珠链”战略担忧的一种手段。同时,印度也担心中国在沿线建设好港口之后,由于运费低廉,对印度港口造成冲击。印度军方人士对中国海军舰艇、特别是核潜艇在印度洋的存在尤其表示关切。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采取的是“对冲”(hedge)战略。印度不仅提出“季节”计划、“香料之路”和“棉花路线”等地区合作计划,而且采取种种手段向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国家施压,逼迫它们放弃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更加重要的是,印度将“东向”政策升级为“东向行动”政策,深化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与安全联系,加大了对南海问题的介入,高调宣示与越南合作在南海开采石油。为了对冲瓜达尔港,印度在伊朗建设恰巴哈尔港。三是消极拖延,同时加快印度自己的地区合作倡议的进度。印度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BCIM)一直采取拖延政策,同时积极推动印度次大陆国家经济合作协议(BBIN,包括不丹、孟加拉、印度、尼泊尔)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并希望与美日合作推动所谓“印太经济走廊”的建设。
但最近,印度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有所变化。1)印近期将主办延宕三年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BCIM)第三次工作组会议。印对BCIM的态度变化,可能主要出于推进“东向”政策、通过孟加拉国“路桥”加强与东南亚互联互通的需要。2)印度一些智库和学者提出,中国不应该将一切互联互通项目都与“一带一路”挂钩。特别是BCIM,1999年四国倡议,不能放到“一带一路”中。也担心被“一带一路”彻底边缘化。
三、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反应的特点
(一)印度对地缘政治的考虑优先于对地缘经济的考虑。印度方面一直怀疑中国在“一带一路”背后隐藏着地缘政治图谋,但同时印度政府也确实希望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来推动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印度战略界比较客气的看法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一半是出于经济原因,一半是出于战略考量。不希望“一带一路”由中国主导,因此印度鼓吹“一带一路”应由一个中国的单边倡议变成多边倡议或亚洲倡议,至少应与印度平等协商。在此过程中,印度不会屈尊“第二提琴手”之位。印度不愿看到中国在亚洲发挥单一领导作用,而是希望能够分享平等的领导权。
(二)印度提出的“对冲”计划军事战略意味突出。“一带一路”是一个经济合作计划,中国将在沿线地区投入大量资金,印度在此方面无法与中国相比,因此印度希望利用非对称手段对冲中国的“一带一路”。在去年习主席访印之前,印度提出了“季节”计划,后来又提出“棉花路线”、“香料之路”等,重心是通过与印度洋国家的军事国防合作,通过加强对这些国家内政的影响力来争取在印度洋的主导地位。印度大力加强安达曼群岛的军事部署,现在该群岛已成为“东向行动”政策的前进平台。印度也加强了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的战略协调和国防军事合作。马拉巴尔演习,已经将日本完全拉了进来。
(三)印度加强了与美日等国的协调。日印合作在日本主导下,正在朝着谋划从非洲到东南亚的“印太战略”方向发展。日本“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扩大高质量基础设施出口倡议”与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南北国际走廊”计划等已实现对接。两国将在东南亚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伊朗恰巴哈尔港建设、开发非洲等领域进行合作,对冲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印度也表示支持并参与美国的“新丝绸之路”及“印太经济走廊”计划。
四、 中国的对策
(一)印度许多人对“一带一路”并不了解,认为这只是中国的一个单方计划,而不是一个包容的、开放的倡议。前几天在四川开会,印度研究中国的著名学者谢刚还在纠结“一带一路”到底是战略还是倡议。这说明我国在“一带一路”问题上对外宣介缺乏针对性,尤其是针对印度右翼印度人民党及其外围组织的工作不够。而国内的宣传有点过火,很多不负责任的学者在玩“一带一路”,过度拔高“一带一路”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等的地缘战略作用,误国害民。
(二)不要执着地和印度讨论战略对接,应加强与印度的地区发展项目和国内发展项目对接,并且应以私企为主。一位朋友总结道,中国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有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战略对接、全面推进,就像中巴经济走廊;二是政府推动、大型项目引导,在斯里兰卡史这种模式;三是私企为主,这是在印度的模式。中国政府和国企与印度洽谈的项目基本没有进展,只能是私企为主推进。
(三)应重点推进与印度地方邦政府的合作,以及与印度大企业的合作。近两年来,中印两国地方经济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印度地方政府的关切与中央不同。为吸引境外企业对当地进行投资,印度一些邦政府已经纷纷来到中国举行投资路演,这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落地的捷径。
(四)中国对印度要有耐心,应通过在“一带一路”其他项目上的成功来吸引或逼迫印度加入。如果印度不愿加入,完全不必强求。现在它在BCIM态度上的转变证明了形势比人强的道理。
文献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