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上海智库:要看望远镜也要看显微镜——上海与“一带一路”建设
陈东晓 2017-05-13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在京召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对这次盛会充满期待。近日,陈东晓接受了新民晚报独家专访。


        陈东晓表示,论坛的召开将对下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产生强大助力。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通过“对表”来深化对接,无论是参与国的政府还是众多企业都有望签署不少新的合作协议,在具体的合作路径、机制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也有望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总之,“一带一路”蓝图这幅大写意画将被工笔描摹得更加清晰和精细。此外,峰会将进一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多边化。“‘一带一路’虽然首先由中国所倡议,但它是一个多边工程,核心在一个‘共’字,共商、共建、共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家一起努力。”陈东晓期待“一带一路”的法制化和机制化取得成果:通过立法保障项目运营,减少不稳定因素干扰;通过首届峰会的召开,推动论坛本身进一步机制化,使之成为国际多边合作的又一重要平台。

       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是先行者也是排头兵。在陈东晓看来,中央要求上海所扮演的角色应该具有宽广的全球视野和强烈的国家战略意识。“这既是对上海的定位,也是对上海智库的要求。”新丝路精神体现了对传统丝路精神的复兴,更是再造,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因此对智库的要求更高。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新挑战之下,智库研究既要看“望远镜”也要看“显微镜”,必要时要做“报警器”。一方面,研究更需要有前瞻性和宏观视野;另一方面,看问题要有理论深度和研究定力。“务实,要深入一线。不是浮光掠影,也不是走马观花,更不能人云亦云。”他指出,“一带一路”研究尤其要重视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原创数据的积累,避免简单引用国外的数据,以免影响判断。此外,对评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要有全面的认识,提高预判、管控和应对能力。

       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之下,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务实的研究并取得了中央和上海市领导的肯定。比如他们承担了对接中东欧项目的培训与合作,使得中东欧国家更加明确各自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比较优势。再如,他们还与中亚多个国家展开联合课题调研,今年刚刚举办了第三次联合课题组会议为最终报告和政策建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种种努力背后,在陈东晓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让‘一带一路’成果和理念可以更有影响力”。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有三年多,相关科研取得丰硕的成果之外,陈东晓希望,既要看“望远镜”又要看“显微镜”的上海智库,在两个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一是完善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化构建,努力扭转西方话语体系下部分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的误解和曲解。“理论建设方面还没有完全跟上。现在我们更多用的是政策语言,还有待于凝练成有解释力的概念,进行理论化和体系化,提高我们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他强调,否则容易被一些西方惯用的概念或分析架构生搬硬套甚至歪曲阐释。创新新丝路合作的话语体系,是建设“一带一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再者,他还希望通过上海智库的努力,可以建立更加科学和综合的评估体系以带动“一带一路”建设。“现在讲故事比较多,案例比较多,但这不是评估成效的全部。碎片化、数字化和故事化的评估,有些过于简单了。”他指出,要从过去比较分散的、零碎的评估,向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指标化的评估体系发展。评估体系建立并完善了以后,才有可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审视政策目标、优化合作路径和资源配置等等。他认为,如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通过总结前期建设过程中的成果、客观分析遇到的风险、挑战和困难,调整和加强协作,进一步凝聚共识,澄清误解、怀疑和偏见,酝酿一个全新的“再出发”。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