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友骏
- 研究员
- 亚太研究中心
- 世界经济研究所 区域经济室主任
- [email protected]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近日,中国经济网报道称,在携程旅游2018年中国公民元旦小长假的旅游意向监测中,日本成为中国公民境外游的首选目的地,赴日游重现小高潮。与此同时,相较于2017年元旦长假的相关数据,日本仅仅处于第四位,落后于泰国、韩国、港澳地区。之所以会出现新的赴日游高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日政治关系的转圜是不可忽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因之一。
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018年又是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这两年对于中日关系发展而言都是重要、且弥足珍贵的时间节点。包括两国政治高层人士在内,中日两国均高度关注中日关系的走势与发展,同时也对此倾注了很多心血。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参加越南岘港APEC峰会期间会晤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嗣后,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李克强总理又与安倍首相举行了会谈。两国政治首脑的成功会晤正式揭开了中日政治关系转圜的帷幕,也高屋建瓴地为中日关系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此为背景,日本对华经济外交亦逐渐回暖。先是日本国内不断有学者和政客积极表态,希望中日两国可以加深彼此间的经济合作。之后,以经济团体联合会为首的超规模日本经济访华团访问北京,其中的多位重要人士均明确表态,希望日本可以参与由中国倡议发起的“一带一路”的共同建设。不久前,安倍首相及多位日本政界高层人士又向“一带一路”抛出橄榄枝,希望以此推动中日经贸及政治关系的回暖。由此可见,日本国内的对华政治气氛正在逐步改善,对华友好的声音亦在增多,对华认知观也同步性地由片面化、单一化、极端化走向客观化、多元化、理性化。这实则有利于日本国民建立一个客观、正确、积极的对华认知观,也有助于中日关系逐步走出“政冷经凉”的僵持期。
当然,除了上述政治因素之外,日本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与关心或许也是促成中国赴日游小高潮的另一大动因。众所周知,自“安倍经济学”问世以来,旅游产业始终被定位为其核心组成的部分之一。为此,日本政府设计了具体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蓝图,并设定了明确且宏伟的海外游客“指标数值”,即在实现每年2000万访日游客数的基础上,2020年要实现突破4000万访日游客的短期目标,2030年则要实现难以想象的6000万游客的中期目标。要知道,相较于1.2亿规模的日本国民总数而言,6000万的访客数可谓是个巨大的数字概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对发展旅游产业的信心与期待。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赴日游本身就是中日民间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不仅有助于加强中日两国民众的友好往来,增进彼此间的友好感情,更能够对中日两国间的官方外交构成有效补充,“自下而上”地助推中日政治关系转圜。中国游客通过到日本游览,可以零距离地观察、了解日本社会、日本国民等基本情况,留下客观、真实的记忆;与此同时,中国游客的访日也是对日宣介中华文化的重要机会,为日本社会建构正确的对华认知观树立起重要招牌。
不久前,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和日本民间非营利团体“言论NPO”公布了在两国联合实施的舆论调查的结果。其中,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中国人占比为66.8%,较2016年下降9.9个百分点;与之相比,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人虽下降了3.3个百分点,但比重仍高达88.3%。由此可见,尽管中日政治关系显出了转圜的迹象,且中日国民相互间的认知均有所改善,但较为薄弱的基础仍使得中日国民之间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隔阂。
综上所述,中国游客赴日游的高潮对于中日关系来说或许是个积极的信号,同时也将有助于两国关系在民间层面的融合与发展。
文献来源:海外网,201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