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建
- 研究员
- 西亚非洲研究中心
- 外交政策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中东地缘政治新博弈与全球战略态势调整
7月12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应邀在中国网撰文,解读7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的重大成果,提出三大值得关注的亮点。以下是《为新时代中阿关系发展擘画新蓝图》全文。
7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已圆满落幕,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阿双方达成并签署了《北京宣言》、《论坛2018年至2020年行动执行计划》和《中阿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行动宣言》三份重要成果文件。
《北京宣言》着重阐述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明确了深化中阿关系和集体合作的方向。《执行计划》提出了涵盖经贸、工业、能源、文化等近20个领域合作的新方案、新举措。《行动宣言》提出了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合作设想,这也是中国同区域组织和地区国家集体签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还就各个领域合作达成100多项共识。
王毅部长在会后表示,这三份重要文件为今后一段时期中阿关系的发展描绘出一幅清晰、系统和完整的蓝图。合作文件中通过的很多举措都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相信未来,中阿合作不仅将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将给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本届会议对于中阿关系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首先,会议提升了双方关系的定位,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外交将更加积极地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更加彰显大国责任意识。阿拉伯世界也处于持续深入的转型之中,“改革发展”成为各国社会的主流呼声。许多阿拉伯国家都在寻找有效的治理和发展模式,中国这些年的成功经验,已越来越多地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关注和重视,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发展更密切关系和更积极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
中国也积极支持阿拉伯国家的转型和稳定发展,愿意分享经验并提供更多实质性帮助,因此,双方关系的提升可以说是正逢其时也是势在必然。尽管地区形势始终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但中阿关系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更加牢固,这也说明发展更紧密的关系完全符合时代潮流和双方的利益。并且,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背景下,双方关系的提升更具有了内涵丰富的战略意义。
其次,与前几届论坛相比,本届会议更加务实,会议推出的多项重大举措针对性强,十分贴切双方尤其是阿拉伯方面的需求,可以说是将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落到了实处。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演讲中提出的,中方设立“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重建专项计划”,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同有重建需求的国家加强合作,按照商业化原则推进就业面广、促稳效益好的项目,以及邀请阿拉伯国家100名青年创新领袖、200名青年科学家、300名科技人员来华研讨,再邀请100名宗教人士、600名政党领导人访华,再为阿拉伯国家提供1万个各类培训名额,再向阿拉伯国家派遣500名医疗队员等等举措,可以视作中国为推动中阿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而率先迈出的扎实步伐,让阿拉伯国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诚意。
第三,习近平在演讲中针对中东当前形势明确指出,中东面临消除和平之殇、破解发展之困的紧迫任务,和平、改革、发展是中东各国的普遍需要,稳定、安宁、幸福是中东人民的共同追求。各方要准确把握历史大势,真诚回应人民呼声,一起推动中东地区走出一条全面振兴的新路。中国的中东政策顺应中东人民追求和平、期盼发展的强烈愿望,在国际上为阿拉伯国家合理诉求代言,愿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发挥更大作用。
若将这些表述与中国在会议上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结合起来,似乎可以看出中国未来在中东问题上的外交重点和着力点。此外,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还指出,要尊重每个国家的国情差异和自主选择,坚持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域外力量应该多做劝和促谈的事,为中东和平发展提供正能量。要摒弃独享安全、绝对安全的想法,不搞你输我赢、唯我独尊,打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架构。笔者认为,中国领导人的这些表述也代表了中国对中东现有问题的看法,对中国未来进一步参与中东事务及发展与阿拉伯关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献来源:中国网,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