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论文
论文 paper
中国与巴西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牛海彬 2014-07-04
简介
中国足球队虽无缘巴西主办的2014年世界杯,然而本届世界杯并不缺乏中国的经济元素。除中国企业英利集团成为本届杯赛的官方赞助商之外,还有包括美的集团、中国北车、三一重工等31家中企参与杯赛相关的城市交通、场馆建设和赛事用品等多个环节。相对于比赛用球和吉祥物等传统产品而言,华为的通讯服务、同方威视的安检设备、中联重科的尖端机械、湖南南车的新能源客车、新亚胜的液晶显示器和英利的光伏系统不仅满足了巴西对世界杯中科技与环保等元素的追求,而且体现出中国制造的新水准。杯赛的中国元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巴西经济关系近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
正文
成绩斐然但亦有隐忧
 
自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经贸合作是中巴战略伙伴关系最为引人注目之处。中国自2009年起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之前美国占据该位置长达80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902.8亿美元,巴西是我国第九大贸易伙伴和在金砖国家中的首要贸易伙伴。中巴经贸成就主要建立在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之上,中方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而巴西主要出口铁矿砂、大豆、原油等初级产品,巴西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供应国。这种基于互补性的经济关系总体上是互利的,中国经济受益于巴西的原材料供给,而中国经济的需求提升了国际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从而大大改善了巴西的贸易条件。
然而,作为具有相当制造业实力的大国,巴西并不满足于中巴两国间这种基于互补性的经济关系。巴西各个部门对发展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看法不一。初级产品部门和消费者作为受益者对发展对华贸易态度积极,而巴西制造业的态度则要消极很多。在后者看来,中国制造不仅挤占了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而且在拉美和欧美的出口市场也对其形成强烈竞争。巴西对于中国的汇率政策一度也颇有微词。尽管巴西也向中国出口支线飞机等高科技产品,两国在地球卫星的生产与发射上有良好的合作,但在不少巴西战略届人士看来,中巴经贸关系带有南北关系的色彩。巴西对华出口产品中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占80%,这在巴西看来是脆弱和不可持续的。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巴西对于本国工业竞争力的忧虑加剧。在这种形势下,2011年迪尔玛•罗塞夫总统访华期间提出中巴两国经济关系要超越互补性的主张,希望巴西能够通过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提升巴西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中方重视巴西的关切,有针对性地提出贸易与投资并重的策略,并加快了金融合作的步伐。超越传统贸易的互补性,需要增加巴西出口产品的价值,这就要求中国的投资提高技术含量。巴西的国民储蓄率不高、政府福利支出比重高以及高利率政策,这导致巴西资本形成率很低且企业借贷成本高昂。同时鉴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巴西对于国外借贷非常谨慎,而更加鼓励能够带来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外来直接投资。随着中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提升和对巴西市场了解的加深,中国在巴西的投资增长迅速。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方累计对巴各类投资总额168.1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10.9亿美元。截至2013年10月巴西在华投资5.12亿美元。对巴西的投资以往主要集中在石油和矿产领域,但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涉足工程机械、汽车、电信、输电服务、银行和农业等领域。国家电网、正泰太阳能、吉利汽车、北汽福田、中国重汽、华为、丰原集团、联想、百度、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中资企业渐渐在巴西站稳脚跟,这些技术含量更高的投资将会直接服务于巴西市场并形成出口能力,从而改善巴西的贸易产品结构。与此同时,巴西航空工业、马可波罗、巴西银行等巴西公司也渐渐进入普通中国公民的视野。2013年3月两国央行签署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展示了双方对彼此货币的信心。两国还在金砖合作机制下开展了开发行、股票市场、新发展银行和紧急外汇安排等金融类合作。
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
 
首先,在展望中巴经济关系的未来时,双方在努力超越互补性之余,不应忽视或贬低互补性的重要性。后者的生命力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以及经济发展趋势。在自然资源日趋稀缺的世界里,巴西的资源优势以及相关科技不可忽视。除了深海石油等传统能源因素继续重要之外,巴西对于中国未来粮食安全非常重要。巴西是世界上能够以可持续发展方式扩大农业耕种面积的少数重要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该国的农业技术优势。随着城镇化和消费对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的提升,中国对于肉、糖、皮革等农业类产品的需求空间巨大,而且国内市场对此类巴西产品的开放度和需求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继2011年商讨从巴西进口猪肉之后,今年3月中国质检总局与巴西签订协议,巴西玉米获得出口中国的检验检疫资格,中国有望大量进口巴西玉米。这被美国媒体解读为中国在关键谷物上降低对美国依赖的举措。事实上,中国超过90%的进口玉米来自美国,2009年至2013年中国的玉米需求量增长39倍,但进口玉米只占国内玉米消费的2%,增长空间巨大。从更广泛的贸易格局来看,巴西苦于无力向欧盟和美国出口原材料,因此中国的原材料需求对巴西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巴西作为一个安全稳定的食品和能源供应者,既是巴西未来增长的持续保障,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相当重要。
另外,从金砖国家的整体现状来看,中国和巴西都不属于贸易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更高程度的开放尚需时日。巴西仍然是一个内驱型经济体,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限,巴西贸易仅占全球贸易的1%。2011年,巴西进口占其GDP的比重仅为13%。巴西制造业部门不希望政府开放贸易,担心外部竞争,这种情形对中巴贸易造成了比较负面的影响。虽然巴西正在积极推动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但这主要是因为欧盟可能会比较多地进口巴西工业制成品,巴西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则为时尚早。巴西虽然是最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主要经济体,但囿于两国在巴西联合国入常上的分歧以及巴西对中国竞争力的担忧,巴西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诺并未落实。中国商品在进入巴西时面临着反倾销措施的严重困扰。巴西一直希望中国能够降低对成品的关税,以便巴西向中国出口更多的加工食品和豆油,但中国对于巴西服务业和农业产品的全面开放也尚需时日。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注重经济的互补性有利于两国经济关系的持久性。
其次,中国需要继续加强对巴西的投资,不仅仅投资于基础设施和能源矿产领域,而且要广泛地进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巴西经济虽然不够开放,但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很完善,而且通过10余年的社会发展政策培育了一个新兴的中产阶级,这是一个巨大的新兴消费市场。在贸易不够开放的情形下,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巴西能够绕过贸易壁垒而进入巨大的巴西国内市场。当然,这并非一条坦途。巴西工业基础有利于投资,但也有经商环境较差的问题。巴西社会对于外国公司投资能源和土地存有戒心。比如,2013年10月,巴西海上桑托斯盆地利布拉油田开采权竞标,这是巴西第一次采用产品分成合同进行招标,规定巴西国有股份必须占到30%以上并且是惟一作业者作为核心基础,给政府留成最多的公司将有更大的中标可能性。据此规定,此次竞标在巴西石油公司握有40%股份、道达尔(20%)、壳牌(20%)、中石油(10%)和中海油(10%)联合竞标的情况下,仍然引发了巴西民间的抗议活动。抗议者认为政府允许外资进入石油生产领域是出卖本国利益。巴西政府近年来对外资购买土地的面积和途径、投资的当地内容、外国劳工签证和矿业活动等出台了限制或规范措施。这些举措客观上增加了中国企业投资巴西土地和矿产的难度和成本。此外,与各国投资一样,中国企业投资巴西还要面临所谓的“巴西成本”问题,即高估的货币、高利率、高税收、不充足的基础设施、教育质量不高和严格的劳工法等。
在巴西当前的投资环境之下,中国投资者采取伙伴关系和本土化战略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将更为有利。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的研究表明,建立伙伴关系是取得成功更好的办法,在华投资的拥有良好中国伙伴的巴西企业都比较成功。文化差异和缺乏了解也是中国企业投资巴西时要面对的情况,所以与巴西当地企业结成合作伙伴会遭遇较少的挫折。此外,中国投资进入巴西需做好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最关键的还是要寻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价格竞争容易遭到同行抵制,做好投资战略升级的准备,树立好现代企业责任的观念。

文献来源:《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