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友骏
- 研究员
- 亚太研究中心
- 世界经济研究所 区域经济室主任
- [email protected]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日前,日本政府主导的、旨在讨论非洲经济发展的第七届非洲开发会议(TICAD 7)在横滨市闭幕,会后通过并发表了《横滨宣言2019》。回顾历时三天的会议议程,不难发现日本的非洲政策战略布局日趋成熟,日本对非洲问题的战略期待也“水涨船高”。总体而言,本届会议释放出两大重要信息。
为“入常”争取选票
第一,日本加速对非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近年来,国际社会对非洲问题的关心程度与日俱增,日本自然也希望在参与对非合作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与此同时,对于一心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日本而言,加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行列,即我们通常所称的“入常”,无疑是战后日本推进国家战略发展进程的重要一环。从这一层面来看,非洲的50多个国家是联合国大家庭的多数组成,在联合国的议程讨论、决议表决等方面占据重要位置与政治影响力。对于迫切希望实现“入常”夙愿的日本而言,非洲就是天然的“大票仓”,其既是日本“入常”的主要选票来源,也是日本“入常”的“政治基本盘”,因此,日本提升对非问题的关注与投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里需要指出的是,TICAD是日本实施对非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也是日本对非外交多年经营的“品牌项目”,具有一定的政策引领性与前瞻性,也提供了日本对非双边、多边交流的战略平台。可以说,TICAD是日本对非政策的一面镜子,如实反映了日本对非政策的真实想法与战略布局。
“逐利性”形成掣肘
第二,经济外交逐渐成为日本对非战略布局的主攻方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高调表示,政府将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促使未来三年日本的对非民间投资达到200亿美元。不仅如此,安倍在演讲中还强调TICAD及日本对非政策的转型与创新,他的发言折射出一个重要信号,即日本在未来对非政策布局中更为强调经济外交的基础性功能,希望扩大日本在非洲投资项目的规模及经济效益,注重培养对非洲的绿色投资与创新性投资等。
另一方面,从《横滨宣言2019》所释放的信号来看,日本对非经济布局主要强调四个方面:其一,进一步扩大日本与非洲的贸易及投资往来,为达成双边或多边性质的自由贸易协定做战略性准备;其二,增加对非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关注能源运输、电子通信等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核心产业;其三,培养一大批对非投资的人才储备,促进对非民间投资的扩大与发展;其四,在稳固对非农业合作的基础上,扩大与非洲在海洋经济等新兴战略领域的密切合作。
尽管如此,需要指出的是,对安倍政府而言,日本企业的“逐利性”与政府的战略性时常发生矛盾或出现冲突。囿于低回报率和营商风险较大等客观因素,日本企业在对非投资问题上并没有表现出极强的兴趣,与日本政府的战略期待存在一定的背离。由此,日本企业及民间投资的“逐利性”倾向或许将成为安倍政府未来对非政策走势的最不确定因素,并最终可能对日本的对非战略形成掣肘。
文献来源:解放日报,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