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新冠疫情下的印度式“变脸”与选择
刘宗义 2020-04-28


        当前,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几乎对每个国家都构成了严重冲击。很多世界著名政治家和学者都在讨论新冠疫情之后的世界秩序。新冠疫情确实将改变很多东西,但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来说,新冠疫情更像是催化剂,加速或者揭露了一些本已存在、但尚不明显的政治经济进程。
  4月18日,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局(DPIIT)突然修改外资政策,要求将所有“与印度陆地接壤的国家”的对印投资和并购全部纳入政府审批。修改投资规则旨在遏制疫情期间的“机会主义收购”。由于印度陆地邻国中只有中国在印度有较大规模投资,并且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其陆地邻国中只有中国有能力对印投资,因此这一政策针对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
  印度这一政策的出台反映出其内政外交两方面的发展趋向:在内政方面,表明印度社会右倾保守保护主义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在外交方面,这一政策与印度退出RCEP谈判一样,表明其降低对华经济依赖的决心;以及着眼新冠疫情之后,抓住以美国为首的⼀些西方国家企图将大量产业链条转移出中国的“机会”,发展“印度制造”的雄心。
  作为⼀个长期从事国际问题、尤其是南亚问题研究的观察者,笔者发现这已经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印度对华态度的第三次“变脸”了。笔者注意到,在此之前,自武汉新冠疫情暴发后,印度对华态度已经经历了“隔岸观火”和“锦上添花”两种变化:
  中国疫情一发生,印度就采取措施禁止公民赴华和禁止中国公民⼊境;禁止口罩和其他医疗防护用品出口,甚至连造口罩的棉纱都禁止出口;印度的航空公司暂停到中国的航班。虽然说印度担心新冠病毒蔓延到其境内,出于自保,采取这些措施情有可原,但与日韩等国向中国大量捐赠口罩、防护服等“雪中送炭”的行为相比,姿态高下立判。
  2⽉初,中国举国抗疫局面形成之后,印度总理莫迪向习主席致信慰问。之后,印度宣称将大力援助中国抗疫,派军用运输机向武汉运送医疗物资。这可以算作“锦上添花”之举。
  当中国成功遏制住新冠疫情之后,欧美国家新冠疫情接连暴发,印度也不幸受到西方国家输入病例的影响。这一现象充分说明⼈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病毒并不管你是黄种⼈还是白种⼈,是高种姓还是低种姓,也不管你是民主国家,还是所谓威权体制,⼀视同仁。中国领导人早在数年前就提倡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疫情全球流行证明了其前瞻性、正确性和必要性。
  病毒肆虐之际,本应是全体人类和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同舟共济、团结抗疫的时刻,但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由于抗疫措施不力,企图转嫁矛盾,转移国内民众视线,甚至希望借此遏制中国。蓬佩奥之流纷纷将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责任推到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身上,提出所谓“中国隐瞒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民主抗疫论”等种种谬论。在这些谬论在西方国家像病毒⼀样流传之际,我们发现在印度也不乏⿎吹者。
  迄今为止,印度政府没有公开指责任何国家应为新冠疫情全球流行负责,但印度不少前高官却公开认为,中国对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负有责任,世卫组织需要进行重大改革。印度主流媒体基本与印度政府保持一致,但报道和评论的倾向性非常明显。这一现象让像笔者这样长期致力于中印两国人民友好和相互了解的人士甚感痛⼼。
  当下,印度所面临的最紧迫挑战是如何应对疫情在国内的蔓延。在这方面,加强中印合作势在必行,共同维护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和权威至关重要。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和一些智库人士认为,中印关系的前景取决于双方现在的表现。4月14日,唐勇胜大使在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印度已从中国订购了1500万套个⼈防护装备和150万个快速检测试剂盒,以抗击印度国内的新冠疫情。所有医疗物资均以稳定的价格采购,这将为印中关系的走向发出“最佳信号”。新冠病毒是中印共同的敌人,反对污名化、维护多边主义、开展抗疫合作是中印必然的选择,也是双方应当承担的责任。按照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去年10月在金奈的约定,今年的两国领导⼈非正式会晤将在中国举行。作为最早从疫情中站起来的国家,中国应当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向印度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印度也应当摒弃零和思想,更积极开展对华合作,更鲜明地捍卫国际公道和正义。疫情之后,中国仍希望中印两国延续“武汉精神”。



原文链接



文献来源:中评网,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