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论文
论文 paper
作者及其成果
张哲馨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港台关系的定位与发展路径
张哲馨 2013-01-29
两岸关系 发展路径 港台关系
简介
      2008年5月以来,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态势渐趋稳固,港台关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港台关系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的定位,使其在推动“中华经济文化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有必要在简要回顾港台关系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港台关系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路径筹划,使港台关系在不断深化的同时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正文
一、港台关系的发展历程
港台关系的发展一直受到两岸关系变化的直接影响。从国民党政权退迁台湾到2008年马英九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港台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从经济、民间交往到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互动逐渐增强的过程,大体可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香港回归谈判之前,港台关系可以用“政冷经热”来形容。这一阶段,台湾当局将香港当作对大陆进行政治宣传和情报收集等活动的基地,并在香港开设了多家具官方背景的机构。但是,由于港英政府不愿对两岸中任一方表现得过于亲近,以免危及英国在香港的利益,港台之间的官方联系若有似无。此外,由于台湾当局的种种限制,两地民间和文化联系也很少,不仅两地民众难以自由往来,而且直到1982年,台湾电视台才正式引进第一部港剧并对香港影视作品在台湾播出做出了诸多限制。
在港台政治和民间交往进程几乎原地踏步的同时,两地的经贸关系却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香港对台投资和台湾对港出口一直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至1970年代末,香港已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外汇来源地之一以及台湾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投资来源地和贸易伙伴。
第二阶段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7年,港台关系“政经并进”,特别是官方联系迅速加强。随着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香港回归进入倒计时。台湾当局一方面被迫对台港政策进行了调整,于1994年9月出台《港澳关系条例(草案)》,决定大多数原驻港机构经整合和更名后仍留在香港;另一方面,也与港英政府频频接触,试图阻挠香港的顺利回归并扩大台湾在香港的影响。这一阶段,两地官方互访频繁,台湾高层如李焕、许胜发、郝柏村、马英九等先后访港;英国国务大臣、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等英国政要及多位香港立法局议员也应邀赴台参访。[i]1997年5月,港台经磋商达成《海运商谈纪要》,为香港回归后的港台关系发展提供了条件。
同时,港台之间的民间往来大大增强。1986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港旅游,1987年又开放民众经香港赴大陆探亲,1991年取消港澳地区民众赴台短期停留的保证制度,两地民众交往由此日益增多。仅1993年,台湾赴港游客就达194万人次,占来港旅游总人数近20%,成为香港的第二大客源地。此外,两地在经贸、投资、文化等领域的互动也更加频繁。尤其随着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关系逐渐解冻,台湾对香港投资大为增长,香港也日益成为两岸经贸和人员往来最重要的桥梁。
第三阶段从香港回归到2008年初,港台关系开始迈向制度化。从最初由叶国华担任负责港台事务的行政长官特别顾问,到2002年夏改由特区政府政制事务局负责港台事务,港台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灵活务实地处理了港台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使港台关系得以稳步发展。[ii]从官方联系来看,两地官员频繁互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2月,马英九以台北市长的身份赴港出席“双城论坛”,并与特首董建华进行了港台两地政府首长历史性的会晤,成为港台官方交流的又一个里程碑。之后,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于2005年访问祖国大陆途中经停香港访问。就民间交往而言,从1997年至2006年底,两地居民往来累计2200万人次以上,贸易总额达1600亿美元,每年经港来大陆的台湾居民约300万人次,经港的两岸间接贸易额每年都在100亿美元以上。
不过,这一阶段的港台关系仍然面临着台湾当局的一些限制,尤其表现在金融和投资领域。由于从李登辉执政后期到陈水扁执政八年,台湾当局一直公然对抗大陆,而大陆的政治、经济实力又迅速上升,令台湾当局基于所谓“安全”考虑对香港赴台投资和两地金融合作予以诸多限制性规定。比如禁止香港的中资机构以及含有大陆资本20%以上,“或参与实质控制之程度”的香港公司赴台投资;禁止台湾的投资信托基金投资大陆地区的有价证券及港澳地区由大陆发行的股票,等等,使台湾投资者错过了许多有极大潜力的投资机会。此外,台湾当局还对香港金融业赴台投资设置了种种障碍。
尽管如此,在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大背景下,因为港台两地民众扩大交往的内在需求不断增加,以及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港台关系还是冲破了“台独”分裂势力的重重阻挠,在这十余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从上述回顾能够看出,港台关系可以说是反映两岸关系的“晴雨表”:当两岸处于隔绝状态时,港台政治关系也几乎停滞不前;当两岸开始尝试着对话并一点点地对彼此开放时,港台各层面互动也开始逐渐增长。这一方面说明两岸关系对港台关系的发展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即香港作为两岸的中介,在两岸交往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港台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取得的巨大进展为港台关系进一步提升创造了良机和条件,同时也给港台关系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对于香港而言,两岸“三通”的实现必然会削弱香港过去在两岸经贸中的中介地位。不少商界和文化界人士都在不同程度上担心“香港不但难以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而且可能逐渐丧失原有的一些优势”。[iii]不过,香港政府部门2008年末的一次调查显示,香港的客运、货运总值受两岸直航的影响将可能小于1%。[iv]鉴于两岸经贸和人员往来机制的完善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香港作为两岸中介的地位并不会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迅速削弱。
实际上,港台关系发展中的一些潜在障碍更加值得关注,这些障碍往往在人们将目光集中在诸如香港转口贸易量可能缩减等短期问题的时候而被忽略,但却可能对港台关系的整体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简单地说,港台关系在两岸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之后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港台在争取更多资金和市场的过程中会形生一定程度的竞争。目前,台湾是香港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香港是台湾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v]2008年两地贸易额达342亿美元。但是,由于近年来台湾经济下滑趋势明显,早先设定的争取成为“亚太运营中心”的目标愈显遥远,而香港一直努力树立自己“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探索与广东、上海等中心城市圈的金融与物流合作。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两地在金融和贸易等领域的竞争势必将是长期的。
第二个挑战是香港在发展港台关系的长远规划上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与澳门相比,对台关系一直是香港的弱项。一方面,香港各界过去一直因为感到受限于《关于处理“九七”后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即“钱七条”)而在行动上谨小慎微;[vi]另一方面,由于香港历来缺乏自主发起和推动官方对外联系的传统及相关专业人才(港英期间,该项活动一直由英国外交部负责),特区政府在港台关系的进一步提升上往往不得要领,进而逐渐失去积极性。同时,中央政府也出于尽量保持香港自身独立性的考虑,不愿过多干预香港在发展对台关系上的打算。结果,尽管香港各界对港台关系发展都有很高期待,但过去一直没能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在行动上也显得被动和迟缓。
随着两岸关系逐渐进入和平发展阶段,特区政府开始采取行动加快推进港台关系,特别是两地间的官方联系。2008年,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副董事长高孔廉、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高雄市长陈菊、台中市长胡志强等人先后访港。香港特首曾荫权在2008年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到了“与台湾交流”一节,提出了包括在台北设立香港贸发局办事处、成立“香港—台湾商贸合作委员会”等促进港台关系机制化的一系列措施。2008年底,港台互设经贸代表处。2009年4月1日,国民党副主席、桃园县县长朱立伦访港。同日,香港民政事务局长曾德成赴台出席世界佛教论坛,成为香港回归以来首位公开访台的特区政府高官。非但如此,曾荫权还在2009年10月14日发表该年度《施政报告》后的记者会上表达了希望在任内“适当时间和场合访台”的意愿,得到台湾各界的热烈响应。
尽管如此,特区政府仍需进一步加强对港台关系发展的长远规划,尤其要把握好两地政治互动的节奏。2008年以来港台政治关系取得的进展固然凸显了香港“一国两制”的优势,但即使为香港本身计,如过快推动港台的官方联系,也有可能给未来造成一些隐患。由于台湾岛内蓝绿之争仍然激烈,两岸关系还不能完全排除节奏放缓,甚至在某些时候向后转的可能。万一这种情况出现,必然会打断港台官方联系热络的势头,使特区政府在中央政策和特区部分民众的过高期待之间举措艰难。
第三个挑战则是港台民众心理上的隔阂。与许多人认为的相反,尽管香港和台湾的社会结构、法治程度和文化风俗较为接近,港台民众也已经交往有年,但两地民众在心理上彼此相当生疏。[vii]尽管目前在港长期居住的台湾人有四万之众,香港访台的旅客数也与日俱增,但由于台湾当局对特区政府对台推介活动的限制以及台湾一些绿营媒体长期以来的负面宣传,很多台湾人,尤其是台湾南部民众其实并不很清楚香港人与大陆人的区别;而香港人中除了那些曾经赴台旅游或从事商务等活动的人以外,对台湾大众的生活了解也很少。
在这种缺乏相互了解的情况下,两地无论在官方层面还是在民间各界,均容易对彼此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影响到双方的互信与互动。比如,不少台湾民众对香港自回归祖国以来所取得的各项进展所知甚少,反而在岛内一些媒体的影响下形成了“特区政府一切均听命于中央政府”、“香港人如今的生活远不如回归前自由”等错误观点。许多台湾人担心“香港的今天就是台湾的明天”,不愿与香港一下子走得太近。相应地,香港民众也对台湾蓝绿之间无休止的争斗以及一些政客的贪腐程度感到震惊,台湾对于香港民众的影响力一度呈弱化趋势。总之,港台民众心理上的隔阂不会自动化解,只能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化以及港台各层次互动的增加而逐渐消除。
尽管港台关系的未来发展面临这些短期内难以克服的挑战,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为港台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如果利用得当,必能推动港台关系披荆斩棘,稳步前行。
首先,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港台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前所述,一些香港人士感到受限于“钱七条”,尤其对于其中第六条的理解更是宁紧勿松。该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之间以各种名义进行的官方接触往来、商谈、签署协议和设立机构,须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或经中央人民政府具体授权,由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批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阐释,这条规定实际相当于明确授权给特区政府,即只要事先与中央政府沟通好,就有很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对此,香港一些人士也呼吁特区政府在诠释“钱七条”时应更大胆一点。事实上,随着两岸关系逐渐改善,中央政府对港台关系进一步发展不断给予公开的支持。[viii]没有这些支持,2008年以来港台官方联系的迅速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港台在金融、经贸、文化等领域的相互依存是两地关系发展的内在需求。据台湾方面统计,1997年至2006年,台湾对香港投资达17.8亿美元;截至2007年6月,有57家台湾企业在香港上市,总市值约3700亿港元;2008年,两地贸易额高达342亿美元,经港的两岸间接贸易总额每年也在100亿美元以上。[ix]此外,两地人员往来也非常频繁,台湾人士每年赴港经商或旅游达230万人次,香港每年赴台也有近40万人次。2009年4月14日,特区政府再次放宽台湾民众的入境限制,更有望使台湾每年赴港人数增加30万人次以上。[x]随着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不但许多台湾人士积极呼吁当局对过去的限制性经济政策松绑,早日实现两岸三地的产业对接和资金对流,香港各界也普遍希望两地互动朝着更加机制化和便利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香港和台湾均有许多独特的自身优势,为港台关系发展提供持久的推动力。与台湾相比,香港的优势较为明显:一是非常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健全的金融制度;二是高效率的服务业;三是发达的运输网和物流业;四是与国际社会打交道的丰富经验。此外,与大陆签订的CEPA协议也使香港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大陆市场。这些长期形成的优势正是两岸进入和平发展阶段后台湾需要学习和利用的。从台湾来看,虽然其在电子、塑胶、资讯等行业的产业和技术优势并不能直接为香港所用,但由于两岸经济合作目前尚有一定障碍,台资和商品在进入大陆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经过香港,这就使香港能够继续受惠于充当两岸之间“中转站”的角色。不仅如此,台湾的文化产业和较为低廉的教育费用对于香港人来说也有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xi]
综上所述,港台关系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应该说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注意把握节奏,尽量发挥两地自身优势,不断加强各界的沟通,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港台关系必然拥有乐观的前景。
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港台关系的定位与发展路径
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态势下,如何在合理保持香港作为两岸中介地位的同时在各个方面发展港台关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两岸四地同胞的利益以及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应该是港台关系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由于港台关系是“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到两岸和平发展的整个进程中来考虑。如前所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将会延续很长时间,而这又是一个稳中求升、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有必要根据两岸关系未来进展的不同阶段来筹划港台关系的定位和发展路径。
短期来看,港台需要将“增强互信、消除障碍”当作发展双方关系的首要目标。这一时期,两岸关系的重点是在各个层面扩大两岸对和平发展的共识,巩固和平发展的大趋势。然而,由于过去港台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存在较大的心理距离,要迅速深化两地合作尚且面临很多问题,更遑论借港台关系发展来扩大两岸共识了。因此,港台增加互信是第一步,而通过各层面更多的沟通,逐步去除过去两地之间一些人为设置的障碍,强化两地在金融、贸易、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则是扩大两地互信的必经之途。
无疑,通过中央政府的明确授权和支持以凸显香港的“一国两制”地位,加速港台之间的官方互动,对于港台互信的提升是有益的。正如之前所说,两地高层官员交往近两年来也是突飞猛进。但是,两地官方联系的机制化,尤其是机构化发展迅速,可能会导致两地民众产生过高的期待,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态势尚未完全稳固时容易出现反复。因此,目前在发展港台官方关系,尤其是高层联系上不宜过急,而应大力推动香港与台湾一些市县的交流和功能性合作,比如台湾的市县级官员或立法委员与香港的局、处级官员和议员展开互访;香港与台湾某些市县结成友好城市,等等。2009年开始举办的“港台城市交流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就扩大两地经贸合作和民间往来而言,曾荫权在2009年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指出,“对台展开经济范畴的双边合作——包括以服务业为主调,加强与台湾方面的经济合作,以及在避免双重征税安排方面与台湾开展磋商”。鉴于香港已经采取了许多方便台湾企业和民众赴港的措施,台湾方面也应予以积极回应,加快两地投资、经贸与人员往来的便利化。随着两地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和民间交往的增多,人们自然会感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带来的实际好处。唯其如此,方能不断巩固各方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识。
就中期而言,港台关系应在两岸四地共同致力于“中华经济文化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早在1980年代初,美国印第安纳州坡尔大学的郑作园教授就提出过建立两岸四地自贸区的“大中华经济圈”构想。[xii]之后,华人界不断有人作此提议,前国民党副主席萧万长也曾在2005年的“深圳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呼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构建两岸四地共同市场。目前,大陆和港澳之间的CEPA协议和类似安排效果显著,两岸已签署金融合作协议(MOU),ECFA协议的签订也被提上日程,“中华经济共同体”的形成指日可待。
然而,一个“共同体”的发展不能单靠经贸关系来支撑,还必须借助文化之力才行。两岸四地的民众虽拥有相同的血脉、语言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也大同小异,但在过去几十年间,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深受政治因素的干扰,产生了不小的心理差距。因此,需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趋势基本稳固之后,重点推动两岸四地的民众往来和思想交流,共同打造“中华经济文化共同体”。应进一步利用港台在民间社团、企业、文教组织和旅游机构的联系,促进两岸社会的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另外,由于港台在文化产业开发上基础较好、经验丰富,不妨将此当作未来两地关系新的增长点,通过加强两地在电影、电视、音乐及其它创意文化产业上的合作,促进两岸四地民众的文化共享。这不仅将推动港台关系进一步深化,而且有助于两岸早日达成包括签订和平协议在内的一些重要政治安排。
长远来看,港台关系的前途在于祖国的统一大业能否顺利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台湾的前途系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系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就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台湾民众对“中华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有望迅速增长,但对“一国两制”的前景仍会有许多疑惑和顾虑。[xiii]鉴于此,港台更深层次的互动对于逐渐化解台湾民众的顾虑,增强台湾各界对祖国统一目标的共识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实际上,“一国两制”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却首先在香港付诸实施。实践证明,香港不仅在“一国两制”下健康发展,还拥有比台湾社会高得多的国家认同。[xiv]如能通过香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持续进步不断充实“一国两制”的内涵,充分展示“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同时加强港台之间在有关问题上的交流和探索,自然会逐渐消解台湾民众过去对“一国两制”的负面看法,推动形成一股支持祖国统一的强大民意。从这层意义上说,密切的港台关系将不仅仅是两地民众的需要,更被赋予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期望。
结论
1997年以来的港台关系一直都是“两岸关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在港台关系和两岸关系之间,两岸关系是主,港台关系是从,不可能有超越两岸关系的港台关系。假如两岸关系搞不好,港台关系也必将面临重重困难。然而,港台关系自有其独立性,完全可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框架下走一条适合彼此的道路;同时,如果利用得当,还能够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中华经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积极塑造两岸四地民众对“一国两制”的共识。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的继续深入,不断成熟的港台关系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献来源:《台湾研究》


注释:

[i] 余钟夫,林书增著:《香港回归与21世纪中国》,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166页。
[ii] 例如,在港台之间就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进行谈判时,有时会借鉴所谓的“澳航模式”,指两岸在1995年10月就澳台航权问题展开的谈判中,以台北与澳门的民间航空公司为谈判对手,但由获得一定授权的双方官员在幕后处理某些政策性较强的问题,推动谈判继续进行,结果,这种“民间出面,官方幕后”的方式使谈判获得成功,开创了两岸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先例。同年12月,澳台航线正式通航。
[iii] 笔者2009年1月赴香港调研时,数十位学者和商界人士均表达了类似看法。
[iv] 徐维强:《香港贸发局 台湾贸易局:300亿美元财富流、40%依存度驱动“三地自由贸易区”》,《南方都市报》2008年11月19日。
[v] 该排名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别。
[vi] 香港《明报》2009年4月2日。
[vii] 亚太台商联合总会会长潘汉唐2009年2月8日在接受凤凰卫视《财经点对点》节目采访时就认为,“台港虽然在地理、生活习惯上很接近,但在心理上距离非常远”。当笔者在香港调研时,一些香港学者也指出了这一点。
[viii] 早在2009年3月25日,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就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支持两地间进行多方面的交流”。2009年5月13日,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再次强调了中央政府对港台关系发展的支持。
[ix] 《浅探港台经贸发展的十年定格》,中国台湾网,http://www.chinataiwan.org/zt/jmkj/jmkj4/jqjl3/200801/t20080102_562666.htm;《综述:特区官员官式访台掀开两地关系新一页》,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n/ga/ga-gaynd/news/2009/06-08/1725391.shtml
[x] 尹茂祥:《港台关系迈开新步伐》,《两岸关系》,2009年第6期,第26页。
[xi] 台湾的高等教育费用远比香港低廉,甚至比大陆的一些大学还要低。近年来香港赴台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从本世纪初的每年不到200人到2007年的688人。参见《台北市教育e周报》2008年2月22日,http://etweb.tp.edu.tw/epa/paper_show.aspx?EDM=EPS20080222164021H96
[xii] 周林彬、卢荣:《“大中华经济圈”三大根基》,《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4月8日。
[xiii] 在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2009年上半年的进行的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中,多数台湾人表示“台港关系应当积极发展的是经贸交流”,认为“‘一国两制’纵使适用于香港,也未必适用于台湾”。参见《新形势下的港台关系如何发展》,凤凰网,http://phtv.ifeng.com/program/zhtfl/200905/0514_1687_1157966.shtml
[xiv] 邢魁山:《港台关系: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统一论坛》2007年第3期,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