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亮
- 研究员
- 亚太研究中心
- 外交政策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海洋安全视域下的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海军建设
- “中澳对话:G20与地区倡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民进党南海政策是向美国交心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谈菲律宾总统访华
- 东盟为何未理会南海仲裁案
- 香格里拉对话会防务外交的实质是什么?
- 菲律宾仲裁案判决与中国之应对
- 谋划南海问题需要战略高度
- 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与国际海洋法斗争
- 印度可以为金砖国家合作做出新贡献
9月14日,自民党举行总裁选举,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一如外界所预料的那样,以377票的巨大优势,战胜了前干事长石破茂(68票)和政调会长岸田文雄(89票)。日本属于议会内阁制国家,首相由执政党首脑出任,等到16日国会投票后,菅时代的序幕就将正式拉开。
平心而论,直到8月28日安倍晋三以健康为由宣布辞去首相职务时,各界揣测的热门继任人选中,菅的排名并不靠前,最受瞩目的还是石破和岸田二人。但当菅于9月2日正式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时,局势就已十分明朗,由他出任首相已成定局。短短几天局势丕变,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是由一系列“时”与“势”所促成的。
所谓“时”,是自民党内的“时机”和日本政局的“时机”相互交织的指称。
众所周知,石破一直是自民党内罕见对安倍持批评态度的人士。在关于选民希望有谁成为下一任首相的民调中,他经常高居榜首,也深得自民党地方势力的拥护,但不太讨党属国会议员的喜欢。岸田的问题恰好与石破相反,他一直被广泛认为是安倍的“心怡”接班人,但并不受自民党地方势力和选民的青睐。各项民调均显示,岸田的支持率一直相当低迷。
安倍的总裁任期要到2021年9月期满,故此次候选人进行的其实是总裁补选。在通常情况下,总裁由党员投票选出,其规则是党属国会议员和地方党员各占50%的投票权重。但负责筹划此次选举事务的干事长二阶俊博以事态紧急为理由决定不进行党员投票。这样一来,此次投票中,地方党员代表的权重就大为降低。按规定,每个地方党部有3票,共141票,而党属国会议员则拥有394票。
自民党内现有10个派阀,石破领导的派阀仅有19人,规模之小还不够提名竞选总裁推荐人(需要20人)。而岸田派本身有47人,加上安倍所属的“细田派”(98人)和副首相麻生太郎(麻生派54人)、二阶(二阶派47人)等人领导的派阀的支持,理论上岸田继任首相应该是稳稳当当的,但他为何又不受青睐了呢?
本届众议院仅剩下一年有余的时间,且日本国内基本认为年内提前举行大选势在必行。副首相麻生太郎直言不讳地指出,新首相组阁后应立即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进一步地,防卫大臣河野太郎甚至明确指出,这一时间会在美国总统大选前的10月某个时间段。总之,新首相面临的当务之急便是带领自民党继续在众议院大选中保持现有的执政优势。一般来说,新首相上任伊始会有一个支持率较高的蜜月期,而乘着高支持率提前大选,既有利于党,也有利于稳固自身的相位。但若新首相实在不受选民待见,则情况又自不同了。岸田本人的政绩并不突出,也没有较为强烈的政治特性,甚至被人讥讽为没有一张“大选的脸”,党内也质疑他在此特殊时刻是否有能力带领自民党维持现有的执政优势。基于此,二阶等人遂将目光指向了菅,并积极举荐他出马竞选。
除了上述的“时”外,“势”则由“天”、“地”、“人”三者组合而形成。
第一,菅自2012年底以来,一直担任内阁官房长官,深得安倍信任。他是安倍政策的最深理解者,也是最佳实践者。他成为安倍政策的最忠实继承者,各界不会有争议。此外,他一直参与指挥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他当选首相,领导抗疫工作,比石破、岸田更有经验。
第二,菅从政经验丰富,却没有政治背景,在党内也是无所属派阀。因此,相比石破与岸田两派相争,一个更加依赖各派阀,且各方都能接受的“中性”人物来参选既可避免党内斗争的发生,又有利于实现各派阀间的权力平衡。此外,菅与盟友公明党关系素来良好,沟通渠道畅通,这也是他的重要优势。
第三,1948年12月生的菅已年近72岁,年龄因素也导致其不可能像安倍那样长期稳坐相位。换言之,对同为63岁的石破和岸田而言,他们还“等得起”。因此,诚如日本媒体所强调的那样,他二人明知此次选举获胜无望,但仍全力投入的重要原因实际是瞄准下一次的总裁选举,他们竞争的焦点是谁能排名第二。
所谓“时势造英雄”。实际上,自菅于9月2日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后,其民意支持率即迅速上升至首位,且遥遥领先石破和岸田(如《朝日新闻》的民调结果显示,菅支持率38%,石破为25%,岸田仅有5%)。此外,各项调查也显示,不但党属国会议员有7成以上支持菅,地方党员也有6成左右支持他。
那么菅上任后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一般而言,日本对华政策受中美关系走向、日本国内政治氛围及领导人性格特征等三个因素影响。
长期来看,鉴于中美战略性竞斗的结构性、长期性等特征,无论是特朗普连任还是拜登当选,对华强硬都是美对华政策的主轴。实现转移至日本,菅内阁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将是日美同盟,即未来日本的外交政策将坚持以美国的地区及全球战略为基准,在服务好美国的前提下,伺机扩大日本的外交战线和战略利益。基于此,菅内阁的对华政策呈现“总体性遏制 局部性接触”特征是大概率事件。短期看,特朗普为竞选连任,频频加大对华进行多领域、深层次施压和挑衅,但菅精力应集中于指挥抗疫工作,并思索如何有效提振日本经济,因此完全随美国起舞的可能性不高。
在日本社会总体保守化和政治右倾化的大背景,和日本因新冠疫情应对不力而迁怒中国等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情况下,日本社会舆情对华也进一步下滑,日本会议、神道政治联盟及神社本厅等组织会更急于推动自民党内激进反华力量,如外交调查会会长卫藤征士郎、外交部会长中山泰秀等人在钓鱼岛、台湾、香港、南海等问题上对华集体发难。而菅对其行为采取默许的可能性很高。
从菅的从政经历来看,外交领域涉足的并不多。但总体来看,其务实主义倾向较强,承袭现阶段安倍对华政策的可能性很大。9月12日,菅、石破及岸田三人出席了日本记者俱乐部主办的公开辩论会。菅在发言中强调了与中国保持沟通的重要性,并认为对于横亘在两国间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通过对话,尤其是利用高层对话的机会,来寻求相互理解。而对于已延期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访日事宜,他的基本思路是待疫情平息之后的合适时期再行邀请。
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邻国之一。尽管未来的中日关系在总体上充满荆棘,但两国在安全保障以外领域的合作空间依旧广阔,这一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宜对日本积极加以引导的。此外,积极发挥政党外交的窗口,强化党对党的沟通渠道,加强与自民党内知华派、公明党的联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对于安倍本人,除了希望其身体早日康复之外,中国也应积极做好他的工作,希冀其未来能够继续为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献来源:百万庄通讯社公众号,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