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帅
- 副研究员
- 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
- 国际战略研究所 所长助理
-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
-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澳对话:G20与地区倡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民进党南海政策是向美国交心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谈菲律宾总统访华
- 印缅关系是否将影响中缅关系?
- 东盟为何未理会南海仲裁案
- 香格里拉对话会防务外交的实质是什么?
- 菲律宾仲裁案判决与中国之应对
- 谋划南海问题需要战略高度
- 开启中波合作新时代
2020年12月21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第八届亚信智库论坛国际圆桌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亚洲地区安全合作:形势与应对”,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会议邀请了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印度、韩国、伊朗、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中国等亚信成员国及观察员国的专家学者约30人参加。部分亚信成员国外交官员、亚信秘书处官员及亚信成员国的学者、研究人员在线上旁听了会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致开幕辞并主持会议。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外交部欧亚司参赞张洪建、亚信会议秘书处副执行主任迟方、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Vladimir Norov)先后致辞。他们分别代表中国外交部、亚信秘书处与上合组织秘书处向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多年来在推动亚信智库论坛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并针对亚洲各国关注的地区安全问题发表了自己观点。
会议的讨论分为两节,分别围绕着“新冠疫情与地区非传统安全挑战”与“推动新阶段地区安全合作:亚信的作用”两个主题展开讨论。与会学者结合本国实践,对于当前疫情背景下,亚洲地区所遭遇的新安全挑战、世界经济发展、地区安全秩序、全球秩序以及大国关系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各国学者也就亚信会议及其他亚洲地区安全及经济合作机制在新的全球与地区形势下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对会议进行了全面和深入总结。现将与会嘉宾主要观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认为,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对于地区安全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要求所有国家都能够在安全与发展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世界各国需要更加广泛的协调与合作。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亚洲和其他区域的地区合作进程获得了新的助力,RCEP等新机制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更多全球问题的挑战,亚洲国家需要在防控疫情、恢复经济、扶贫减贫、气候变化、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文明对话等领域推动更加紧密的合作,亚信框架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外交部欧亚司参赞张洪建指出,亚信成立28年来,成员国规模逐步扩大,合作领域日益拓展,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已成为亚洲国家增进互信,开展对话、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9月,亚信成员国外长视频特别会议成功举行,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与会各方一道,就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化亚信各领域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为亚信下阶段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形势下,亚信在促进多边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方面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亚信各成员国应携起手来,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亚信合作行稳致远,共同建设一个互敬、互信、安全稳定、开放包容、合作创新的亚洲。
亚信会议秘书处副执行主任迟方认为,智库论坛是亚信框架下的重要活动,中方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2014年以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已经举办了7届亚信智库论坛,均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各个成员国都非常重视和支持这项活动,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积极踊跃参加,并且每次智库论坛都达成了重要的共识,增进了亚信框架下各个成员国的相互协作与信任。在最近的亚信高官会上,各成员国达成共识将定期举办亚信智库论坛,这将为亚信下一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Vladimir Norov)指出,新冠大流行不仅是人类健康方面的危机,也是一场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危机。它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密切联系的状态,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合作,维护我们的集体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将与亚信及其他一切地区国际组织进行开放式的合作,不仅为控制疫情传播,恢复正常社会经济秩序,也希望能够利用这些合作应对毒品泛滥、网络安全以及其他更广泛的议题。在区域安全合作的诸多领域,我们都大有可为。
韩国亚洲大学美中政策研究所所长金兴圭(Heungkyu Kim)认为,面对新冠疫情这样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发达国家看上去束手无策,但中国却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中国不仅成功控制了疫情,还将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对于地区国家而言,如何理解和适应中国崛起的步伐是一个需要重视的议题。亚洲地区需要更加稳定的多边安全合作架构,而亚信机制的覆盖面更宽,能够给地区安全提供很好的框架,为地区国家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提供帮助,并且在应对民粹主义、单边主义等方面发挥自身作用。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谢刚(Srikanth Kondapalli)认为,新冠疫情对于世界各国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有些国家应对有效,而有些国家则表现不佳。更糟糕的是,新冠疫情不仅没有促进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反而促使特朗普政府在诸多场合指责中国,甚至归咎于世界卫生组织。疫情对于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了很大影响,触发了多个领域的军事冲突,很多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在不断增长。七国集团和其他很多国际组织也没有推进该领域的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则正在区域内努力推动相关合作进程,亚信也应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地区合作提供平台。
马来西亚国家爱国者协会顾问哈扎里•哈桑(Ahmad Ghazali Bin Abu Hassan)指出,地区国家如何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中恢复经济,这是每个地区国家都要面对的难题。经济安全是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恢复需要全面推进,需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作,需要各国政府的协调。一是我们现在要拿出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来研究经济的复苏问题;二是必须要保持各国货币和汇率的稳定,这是特别重要的问题。在地区层面也要建立类似的区域合作稳定机制,RCEP、东盟以及亚信会议都是很好的机制,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让更多区域内国家能够参与进来。在亚信框架下有很多合作的可能,但是经济的复苏是最为重大的机会。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强晓云认为,亚信会议的集体身份建构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亚信国家进入了一个深刻的政治经济转型时期,如何追上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步伐,成为亚信成员国亟需思考的问题。亚信会议具有很好的地区代表性,尊重亚洲国家的多样性,照顾所有成员国的安全关切,可以给本地区的安全合作提供新的解决问题的架构和新的路径。新冠疫情为亚信会议增强集体身份认同创造了机遇,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各方面的合作,有效加强自身的集体认同。可以利用亚信平台加强卫生防疫领域的合作,加强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拉动和促进本国和本地区经济的复苏,并推动其他领域的合作进程。
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基金会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叶尔詹•萨尔特巴耶夫(Yerzhan Saltybayev)认为,新冠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地区冲突在疫情的背景下变得更加严重,而且在亚洲还缺乏像欧安组织那样的多边安全机制。在这种格局中,亚信就显得非常重要。经过20多年的建设,亚信的基础架构建设已经完成。当前亚信会议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第二阶段,我们需要组织力量针对成员国具体的安全与发展问题展开研讨,不断扩大合作的领域,对于合作的议程及优先事务进行很好的分析,使其能够适应最新的世界变化状况。希望能够在亚洲大陆建立起一个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强有力的合作框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副主席维克多•拉林(Viktor Larin)认为,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新冠疫情大流行都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冲击,对所有国家都构成了威胁。事实上,这应该成为人类社会开展更加广泛合作的一个机会,以对抗疫情为契机,推动整个世界的合作。然而,美国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合作精神,甚至还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推动战略竞争。但亚洲国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依靠更加广泛的地区合作进程,促进人类整体利益的扩大。推动“一带一路”、“欧亚经济联盟”、“光明之路”等经济发展倡议,通过坦诚对话提升各国在区域合作与具体治理问题上的能力,可以使我们走向一个一体化的亚洲。
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阿里•阿克巴•杰瓦卡(Ali Akbar Jowkar)认为,在过去30年中,亚洲地区国家建立了多项区域合作组织,并且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对于亚洲安全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美国在特朗普时代执行了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对于全球各领域的多边合作产生了严重干扰。然而,面对处于变革之中的国际环境,加之疫情的冲击,亚洲国家更加需要加强内部合作,长期化、制度化的多边合作能够打造稳定的地区合作平台,而亚信会议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情况下,地区多边组织应该充分发挥成员国的能力,通过机制内部的跨国合作,减少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致力于更好地解决非传统安全挑战,应对全球危机。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指出,当前亚洲地区的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不平衡问题,第一是安全与经济的不均衡。亚洲地区在经济领域多边合作进程不断加速,RCEP等新多边经济、贸易机制不断形成,但安全领域变化相对较慢。第二是历史和现实的不均衡。在过去50年中,亚洲的安全力量对比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出现大的地缘政治变化,但现在有一些新的带有地缘政治性质的组合正在出现。第三是观念与行为的不均衡。冷战之所以终结,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关系。亚洲国家普遍不愿意陷入这种对抗性的冲突。但现实中西方国家还是愿意用意识形态的话语划分世界,这既不符合复杂现实,也不利于世界的稳定与和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指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全球形势呈现出下面四个主要特点:第一,疫情对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经济、政治形势都带来了严峻考验,全球范围内,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形势都不容乐观。第二,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增长态势,但在区域安全合作方面,现有的供给远远无法适应各国对于安全合作的需求。第三,亚信成员国都有责任维护和平,促进地区安全。亚信框架内的大国要积极开展同域外大国的对话与合作,需要积极灵活地推动机制建设,开展更广泛的国际组织间协作。第四,亚信国家应该针对各种安全威胁,不断扩大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的范围,将一些前瞻性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总而言之,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困难的,需要亚洲国家的共同政治意愿与勇于行动的勇气。
原文链接
文献来源:上海国研院公众号,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