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中国软实力正在影响世界
2012-08-10
自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也译为“软权力”、“权力量”)的概念已有二十年。软实力理论不论其概念还是其来源,都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和来源将会发生变化。而唯有具有利用软实力理论分析问题的意识并利用软实力理论指导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实践才是最有价值的。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对外行使软实力都是其对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国际关系的实践来看,单纯依靠硬实力往往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而软实力恰好补充了它的不足。软实力的运用往往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能让其他国家及其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了解自己的政策属性,逐渐建立、强化彼此间的政治互信、社会文化的相互身份认知与融合。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加,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中国软实力的兴起。自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越来越强调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软实力”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正式的文献中。近十年来,中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硬实力迅速提升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快软实力的发展步伐、优化软实力的组成结构、注重软实力的策略运用,朝“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方向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就。
2009年3月,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出台了题为《中国软实力及其对美国的影响:两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竞争》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中国的软实力运用是成功的,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熟练的日常管理和大胆首创的政策加强了中国的软实力。报告也认为中国运用本国的软实力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不是针对美国的一个直接挑战。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国家向前发展,而国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出口市场和政治影响等因素促使中国建立与发展中国家的接触战略。该报告还指出,尽管中国学术界对软实力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而且软实力也被纳入官方语言,但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套综合的、连贯的应用国家软实力的战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经济成就、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伴随以儒学为特征的传统文化的复兴,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在亚洲及至世界的软实力正在兴起和提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近几年来,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2009年盛大庆祝建国60周年,加上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良好表现和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与此相伴的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制度话语权的提升,这些让国际社会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中国通过文化推广、价值塑造和践行友善外交,也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的软实力。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又以上述三种形式强化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甚至有学者指称中国正用软实力的“魅力攻势”改变着世界。不论是在地区范围内还是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都正在迅速地上升为一个新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大国。同时,中国正运用“软实力”药方去培育与诸多发展中国家的联盟关系,以巩固其在WTO中的位置、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肌肉以及担当美国权力的平衡者。中国领导人试图增强其吸引和说服世界社会、地区组织和单个国家遵循中国利益的能力。
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积极角色,使得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正如张维为在《中国震撼》一书中指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还是一种政治话语即政治价值观念的崛起。
中国的发展模式正在影响世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中国模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模式”或者“中国道路”是在总结“中国经验”和“中国教训”过程中逐步成为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但在中国模式问题上,中国与美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没有主观意图要像美国在全球推行民主价值观那样推行“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提出和传播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中国的文化也在影响世界。中国文化历史上曾经历自我中心的时代,并产生了以“四夷”朝贡、“天朝”册封为核心意识的文化优越感。这种唯我独尊的时代以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以及对中国文明的冲击而发生改变。全球化时代,文化共融共通,只有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才能对他者产生影响,或通过文化的魅力和特性产生文化作为软实力资源的作用。
当然,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软力量也提出了要求和需求。中国的软实力优势在于,中国在提升其地缘政治声望的同时努力同其他文明构建和谐的、非对抗性的关系,这毫无疑问将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安全与互谅。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软实力才刚刚兴起,还远远不能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相匹敌,甚至与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国软实力的发展以及其影响力在世界的扩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对外行使软实力都是其对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国际关系的实践来看,单纯依靠硬实力往往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而软实力恰好补充了它的不足。软实力的运用往往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能让其他国家及其民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了解自己的政策属性,逐渐建立、强化彼此间的政治互信、社会文化的相互身份认知与融合。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加,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中国软实力的兴起。自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越来越强调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软实力”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正式的文献中。近十年来,中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硬实力迅速提升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快软实力的发展步伐、优化软实力的组成结构、注重软实力的策略运用,朝“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方向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就。
2009年3月,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出台了题为《中国软实力及其对美国的影响:两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竞争》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中国的软实力运用是成功的,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熟练的日常管理和大胆首创的政策加强了中国的软实力。报告也认为中国运用本国的软实力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不是针对美国的一个直接挑战。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国家向前发展,而国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出口市场和政治影响等因素促使中国建立与发展中国家的接触战略。该报告还指出,尽管中国学术界对软实力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而且软实力也被纳入官方语言,但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套综合的、连贯的应用国家软实力的战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经济成就、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伴随以儒学为特征的传统文化的复兴,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在亚洲及至世界的软实力正在兴起和提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近几年来,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2009年盛大庆祝建国60周年,加上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良好表现和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与此相伴的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制度话语权的提升,这些让国际社会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中国通过文化推广、价值塑造和践行友善外交,也逐步建立起了中国的软实力。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又以上述三种形式强化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甚至有学者指称中国正用软实力的“魅力攻势”改变着世界。不论是在地区范围内还是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都正在迅速地上升为一个新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大国。同时,中国正运用“软实力”药方去培育与诸多发展中国家的联盟关系,以巩固其在WTO中的位置、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肌肉以及担当美国权力的平衡者。中国领导人试图增强其吸引和说服世界社会、地区组织和单个国家遵循中国利益的能力。
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积极角色,使得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正如张维为在《中国震撼》一书中指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还是一种政治话语即政治价值观念的崛起。
中国的发展模式正在影响世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中国模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模式”或者“中国道路”是在总结“中国经验”和“中国教训”过程中逐步成为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但在中国模式问题上,中国与美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没有主观意图要像美国在全球推行民主价值观那样推行“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提出和传播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中国的文化也在影响世界。中国文化历史上曾经历自我中心的时代,并产生了以“四夷”朝贡、“天朝”册封为核心意识的文化优越感。这种唯我独尊的时代以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以及对中国文明的冲击而发生改变。全球化时代,文化共融共通,只有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才能对他者产生影响,或通过文化的魅力和特性产生文化作为软实力资源的作用。
当然,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软力量也提出了要求和需求。中国的软实力优势在于,中国在提升其地缘政治声望的同时努力同其他文明构建和谐的、非对抗性的关系,这毫无疑问将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安全与互谅。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软实力才刚刚兴起,还远远不能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相匹敌,甚至与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国软实力的发展以及其影响力在世界的扩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献来源: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