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障碍
2013-04-16

 
     日前,美国新任国务卿克里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这是继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雅各布•卢3月访问中国后,中美高层又一次重要接触。而随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也将访华。这一系列美国高层的访华都是在为构建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新局面而努力,更是在探索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路。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美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内容,这不但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对世界的发展与治理都具有积极的和建设性的意义。但在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之间构建这样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其前路也是非常艰难的,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首先,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样的论述,美国国内的共识不足。美国对于中方倡导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还处在酝酿阶段,对其历史背景、战略意涵、发展方向等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在官方和学界还没有形成共识,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两国推进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努力。从美国的一些官员和学者的表态中,时常听到他们说“中国领导人使用或中国人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样一个概念,似乎是中国强加给美国的一样。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沈大伟就认为,中美双方在管理与一个大国之间以竞争为主又相互依赖的关系方面都没有经验,两国政府需要适应以竞争为主的关系的“新常态”,努力建立管理和控制竞争的机制,而不是一味地提出一些花里胡哨的无法实现的口号或概念。实际上,当年美国提出希望中国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后,中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从官方到民间,从学界到商界,谈到中美关系必提“利益攸关方”这个概念。时至今日,中国主动提出与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美国似乎认为是中国一厢情愿。美国不应认为只是附和中国才提一下这个概念,而应积极主动地在国内阐释中美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意义,寻求更多的国内共识。

       其次,中美两国认知差异导致行为冲突的现实短期内难以改变。认知差异缘于制度、价值观等高阶层次上的差异。中国认为美国致力于遏制、围堵中国的崛起,美国则认为中国致力于挑战、制衡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因此,中美对对方都采取两面手法,即基于利益需要既与对方合作,又采取防范对方的措施。实际上,中美两国都拥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独特手段,各自影响力所及也存在交叉、重叠,任何一方想获得压倒对方的主宰地位都是不可能的。如果双方合作,则能使彼此的利益获得同步扩大;否则不但是相反,双方的利益、影响力都可能被相互抵消掉。从当前两国缺乏战略互信、价值观认同差异等形势来看, 两国的战略互疑仍将存在,如不能从根本上消解这种认知差异和战略互疑将严重阻滞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第三,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中美双方采取的选择性战略掣肘两国在更大范围上的合作。在扩大共同利益问题上,当前两国几乎都采取了“选择性扩大共同利益”的战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共同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制约了两国共同利益的扩大,阻碍各种因素的整合,难以从整体上推进扩大共同利益。中美两国除继续开展各种对话外,应对这些对话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在大的格局上建立一种默契互动的模式或机制,使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落到实处。两国应不掩盖、不规避双方的利益差异,不炒作、不升级双方的利益冲突,以默契互动来协调推进两国的共同利益,并将两国共同利益紧密结合,在竞争性合作共存的局面下,以合作超越冲突、摩擦。

       另外,双方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两国经贸摩擦、地区安全冲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影响或中断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努力的可能性。中美两国只有创新合作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准确认识和把握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客观理性认知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多维度、宽领域自觉地朝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样一种创新性关系努力,才能获得对双方而言都是难以估量的收益。
 


文献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