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当前,上海合作组织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点。在当前国际及地区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上合未来的发展还须在创新上多做文章。
首先,要加快理念更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分布辽阔,多种文明并存,各国在政治制度、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无法回避。因此,上合组织成立之初就把“尊重多样化”纳入其纲领性的“上海精神”中,强调多种文明和模式间的相互融合。未来十年,上合组织应更为关注理念上的推陈出新,重点发掘对于世界潮流、地区格局和自身发展等观念共识,深化现有的新大国观、新安全观和新合作观,打造富有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特别需要明确 “上海精神”的时代含义,树立符合其本质的核心价值体系,为国际社会提供思想层面的公共产品。
其次,要推动定位革新。事实上,部分西方国家对上合组织的疑虑从未间断,认为上合军事安全合作和演习是在制造新一轮的东西对峙关系。不可否认的是,安全合作是上合的基石之一。但近年来,经贸和人文领域的合作更显活力,安全、经贸和人文已并列成为上合组织发展的三驾马车。未来十年,上合不仅需要扩大功能定位,进一步充实合作领域范畴,改变单一能源贸易结构,通过更为紧密的全方位经济整合促进区域一体化,进而消除制约合作的心理性障碍,增强上合组织的凝聚力;也要扩大地缘定位,使域内现有合作的态势产生外延效应,并把诸如阿富汗、伊核等域外的周边热点问题同步接轨。
最后,要促进机制创新。经过十多年发展,上合组织内部机制正逐步完善,已经确立以元首理事会、政府首脑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和国家协调员理事会为核心的组织框架,并建立了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机构等常设机构,但相关的职能细化和程序规范一直进展缓慢。从外部来看,“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小组”以及“对话伙伴国”和“观察员国”机制正逐步落实,但相互间也出现“同质化”特征。未来十年,应继续推动建立多层级治理模式,将各类工作定向归口,进一步扩展秘书处的职能边界,并在文化教育、金融合作等领域开展机构设置方面的创新。同时,充分考虑欧亚地区一体化趋势,与独联体、欧亚经济共同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未来的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组织建立双边定期对话机制,有助于增强地区互信和避免摩擦,发挥答疑解惑的作用。
根据普遍接受的观点,欧盟模式和东盟模式是当今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代表,分别以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经济利益作为纽带。但上海合作组织十年的成功经验,为各国和地区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精髓逐步得到认可。如何保持上合组织在理念、定位和机制上的创新精神,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活力,使之成为符合时代客观需求的地区合作典范,是上合新十年中的重中之重。
文献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