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美国的亚洲战略难以持续
2012-07-22

        在过去的一周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绕着中国转了一圈,从阿富汗到日本、蒙古,再到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柬埔寨,行色匆匆,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一是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以及中越、中菲南海争端问题上为日本、越南、菲律宾张目;二是宣扬美国亚洲战略的核心是支持民主和人权,攻击中国发展模式;三是加强与东南亚等国的贸易和经济关系,以制衡中国在经济上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力。基本上在每一处都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每一个话题都是围绕着中国做文章。

  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美国是在收紧对中国的“包围圈”,但仔细分析之下,我们却可以看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软弱无力,以及美国不得不开始对这一战略做出微调。

  希拉里及其助手坎贝尔设计了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战略,这一战略既有其政治和军事内涵,也有其经济和贸易内涵。但由于美国经济上自顾不暇,在过去几年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它不断强化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并挑动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纷争。一时间,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纷纷激化。

  但美国的初衷并不是想与中国发生直接对抗,或者为了黄岩岛或钓鱼岛而卷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而只是企图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崛起进行牵制。现在,美国发现这一目的很难实现,并且有可能被他人利用,弄巧成拙。

        对于菲律宾和越南这些小国,它们既想狐假虎威,利用美国夺取本不属于它们的岛屿和领海,同时也想得到美国的大批军援,而这对于美国来说,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都是无法承受的。日本和印度这些大国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虑。美国本想将印度作为其亚太战略的一个主要支柱,借助印度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制衡中国,但印度已经清晰表明不会充当美国制衡中国的“马前卒”,而要在对华关系方面保持竞争和合作之间的平衡,美国对此大为失望。

  而日本也不省心,日本右翼政客在钓鱼岛问题上乐此不疲的行径,有可能会挑起一场将美国卷入其中的中日冲突。因此美国一方面表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另一方面又称不在领土争端中采取立场,既要保持中日之间的紧张态势,又不想让日本右翼政客无所顾忌,耍弄模糊手段。

  而对于其它东亚国家而言,中国是它们最主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它们根本就不想看到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所导致的地区不稳定,更不想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所有这些事态的发展表明,美国“重返亚洲”的军事战略进退维谷,美国在军事上将更加慎重。

  鉴于军事同盟手段的作用难以预料,单纯依靠军事优势无法实现其亚洲战略,因此美国不得不对其亚洲战略做出调整,采取其它手段。就像美国主流媒体所指出的那样,希拉里此次亚洲之行的主要注意力将放在推动美国与这些亚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上。对于许多亚洲国家来说,这是一种投其所好的策略。

  TPP是美国“重返亚洲”的经济和贸易支柱。美国推出TPP的目的旨在削弱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打乱东亚经济一体化步伐。最近结束的第十三轮TPP谈判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所有难题都未得到解决,并且TPP还面临美国国内一些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

        而中国已经成为东南亚最大贸易伙伴,TPP似乎无法阻挡亚洲区域内贸易整合趋势。希拉里访问老挝和柬埔寨,决心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援助力度,就是为了阻挡东亚经济一体化步伐,与中国争夺经济影响力。但如果美国真的能从此将与中国的竞争从政治军事领域转向经济贸易领域,那么对于东亚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则善莫大焉。

  经济和贸易手段对于美国来说也算得上是一种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但价值观外交则显得不合时宜了。希拉里在此次亚洲之行中关于民主的空洞说教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攻击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反衬出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无力和政治上的无奈。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民主的实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放眼世界,有的国家因为被美国强行推广民主而内乱不止;有的国家在实行民主之后而沦落为民粹主义的牺牲品,像蒙古那样,虽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捧着“金饭碗”到处讨饭吃;还有更多的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因为党派之争而迟迟不能实行社会和经济改革,深陷金融和经济危机之中而不能自拔。

  中国的发展道路虽不完美,虽然中国离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还有不小的距离,但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却一直在推动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发展道路更加具有吸引力。

  美国的亚洲战略无论从政治军事上,还有从经济上和意识形态上都已经失去锋芒。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美国“重返亚洲”的“再平衡”战略的可持续性会提出越来越多的疑问。出于国内选举的需要,奥巴马政府可能还会继续攻击中国,给中国添堵,但美国确实到了需要认真调整其亚洲战略的时候了。

     中国领导人提出中美应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次希拉里在与中国外长会谈中也提出美国愿构筑建设性美中关系,认为“在亚洲地区,(美中之间)赢者通吃的做法只会带来消极结果”。

        中美两国争取构建一种“个别问题不影响大局”的新型大国关系,从而彼此避免严重冲突还只是第一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更应该向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平竞争的方向发展。如此,则亚洲幸甚,世界幸甚!


文献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