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国际多边外交舞台上的中国新面孔
薛磊 2013-06-29
6月24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新任总干事选举结果出炉,曾担任过财政部副部长的中国籍候选人李勇以压倒性多数胜出,他也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联合国系统国际组织行政首长。这个消息令人振奋,然而,细细想来,一切又似“水到渠成”那样自然。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们在国际组织这一多边外交舞台上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特别是一些传统上由发达国家所把持的职位,例如现任国际货币基金(IMF)副总裁朱民与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林毅夫,当然也包括来自香港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促成这一变化的驱动力源于国际和国内的多重因素。就国际层面而言,最为重要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换句话说,也就是新世纪日益显现并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加速的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进程,中国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这一进程的日益深化,如何将中国等新兴大国整合进现有国际制度框架已成为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否则这些国际组织就可能丧失其地位和影响力。在一些重要国际经济组织中,过往由西方发达国家“轮流坐庄”的陋习正在逐步被打破,美国CNN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扎卡里亚就曾大胆预测说,现任IMF总裁拉加德女士将可能成为最后一任非中国籍IMF总裁。可以说,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为中国人在国际组织中占据更为重要职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国内层面而言,中国也在不断调整其看待国际体系和制度的视角以及相应的参与程度,其关注重心已经从“加入和接受”转变为“塑造和变革”,这也正是新时期中国所坚持的“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的直接要求。与此同时,国际化人才的培育与涌现也提供了有效的助力。目前中国已经有多层次的国际化人才培育机制,例如“联合国工作人员储备库”和国际组织在中国开展的国际公务员培训班等活动。各种大型国际会议也为中国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场所,例如二十国集团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等。此外,中国拥有大量的在西方国家留学及就业的人才,他们是重要的人才储备,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将大大增加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各项活动的可用人选。当然,需要铭记的是,作为国际公务员,国际组织的行政领导不应局限于狭隘的国家利益,而应更多关注其所服务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这方面,中国人具有更多的发言权,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向世界展现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发展道路,中国经验已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和汲取的养料。以李勇将要掌管的UNIDO为例,其关注重点就在于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互协调,这正是中国过去和今后几十年持续关注和面临的问题,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而李勇刚刚承担的重任未来必然也会是更多中国籍国际公务员所承担的重任。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