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其成果
- 杨洁勉
- 研究员
- 外交政策研究所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助国际关系稳定
- 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新旧困难
-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智力支撑
- 中国外交新思路 新实践 新理论
-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中国外交:今年成绩超出预期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中国外交与和平发展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
- 《中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依赖模式研究》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 欧盟社会政策研究
- 《老挝与“一带一路”》
- 《非洲世纪的到来?:非洲自主权与中非合作研究》
- 《国际体系演进与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
- 上海服务中拉合作的现状与趋势——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与上海角色
- 上海服务“一带一路”经典案例2021
- 上海服务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 逆势成长与新挑战
- 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上的四次关键战略协作的启示
- 竞争但不失控:共建中美网络安全新议程
- 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倡议的内涵、反响及前景
- 更多错失良机的悲剧:新冠疫情中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力和经济损失
- 错失良机的悲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损失
-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in the Coronavirus Crisis
- 全球协作抗击新冠病毒:作用、经验与启示
《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分析与探索》
封面
作者: 杨洁勉
出版时间:0001年01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简介
国际危机管理和中美关系,对正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而言至关重要,也关系到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本书研究的主题即面向上述两大问题的交叉点,在后冷战时期与中美双方有关的五次“双边危机“和六次“多边危机“实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危机管理的“环境--机制互动论“,对相关领域实例研究理论化和系统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本书系一部填补危机管理研究和出版空白的高质量的理论专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理论和方法
第三节 内容结构
第二章 危机管理的理论问题
第一节 危机和危机决策
第二节 国际危机及管理
第三章 内外环境变化
第一节 后冷战时期的世界形势
第二节 国内因素的新变化
第三节 国际危机管理的新特点
第四章 世界危机管理机制
第一节 中国
第二节 美国
第三节 俄罗斯
第四节 英国
第五节 法国
第六节 德国
第七节 日本
第八节 以色列
第九节 联合国
第十节 欧盟
第五章 双边危机管理实例比较
第一节 双边危机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八九”风波
第三节 “银河号”危机
第四节 台海危机
第五节 炸馆危机
第六节 撞机危机
第六章 多边危机管理实例比较
第一节 多边危机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海湾危机
第三节 亚洲金融危机
第四节 印巴核危机
第五节 “大浦洞导弹”危机
第六节 “9·11”事件
第七节 伊拉克核查危机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理论实践新挑战
附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理论和方法
第三节 内容结构
第二章 危机管理的理论问题
第一节 危机和危机决策
第二节 国际危机及管理
第三章 内外环境变化
第一节 后冷战时期的世界形势
第二节 国内因素的新变化
第三节 国际危机管理的新特点
第四章 世界危机管理机制
第一节 中国
第二节 美国
第三节 俄罗斯
第四节 英国
第五节 法国
第六节 德国
第七节 日本
第八节 以色列
第九节 联合国
第十节 欧盟
第五章 双边危机管理实例比较
第一节 双边危机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八九”风波
第三节 “银河号”危机
第四节 台海危机
第五节 炸馆危机
第六节 撞机危机
第六章 多边危机管理实例比较
第一节 多边危机管理的特点
第二节 海湾危机
第三节 亚洲金融危机
第四节 印巴核危机
第五节 “大浦洞导弹”危机
第六节 “9·11”事件
第七节 伊拉克核查危机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理论实践新挑战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