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及其成果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海洋安全视域下的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海军建设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民进党南海政策是向美国交心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谈菲律宾总统访华
- 东盟为何未理会南海仲裁案
- 香格里拉对话会防务外交的实质是什么?
- 菲律宾仲裁案判决与中国之应对
- 谋划南海问题需要战略高度
- 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与国际海洋法斗争
- 如何看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杂音”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设计未来:东北亚安全机制的路线图》
封面
作者: 张春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简介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和政策界关注的热点。张春著作基于他过去五年多对朝鲜核危机、六方会谈及东北亚地区安全等的研究,在当前解决朝鲜核危机的努力陷入僵局、国内外相关研究有所降温的背景下,超越对现实政治和半岛问题的思考,提出更具前瞻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的冷静分析,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张春认为,朝鲜核危机的解决需要更大的东北亚地区性方案,即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创设。首先应着眼于将朝鲜弃核与半岛和平机制建设相联系而解决地区内最紧迫的安全挑战即朝鲜核危机,其次要以历史演进为基础合理设计东北亚安全机制的组织结构,第三要为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在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创设过程中,中国可以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充当“平等且具有引领作用的积极参与者”。
作者简介
张春,1973年生,四川泸州人,现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室副主任,博士。曾先后师从时殷弘、孙哲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美国政治与外交、台湾问题、亚太国际关系等,副主编:《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参译著作有《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和《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从马基雅维利到核时代》.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现代国际关系》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论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国际机制创设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国际机制的创设需求与途径
一、本书的概念使用
二、国际机制的创设需求
三、国际机制如何创设
第二节 国际机制创设的历史演进方法
一、历史演进方法与达尔文主义
二、国际机制刨设的历史演进方法
三、历史演进方法的局限
第三节 国际机制创设的理性设计方法
一、理性设计方法的主要内涵
二、理性设计方法的案例
三、理性设计方法的局限
第四节 国际机制创设的演进式理性设计方法
一、历史演进与理性设计方法的综合
二、国际机制创设的演进式理性设计
小结
第二章 东北亚安全机制的机遇之窗
第一节 历史基础:东北亚冷战机制的动摇
一、东北亚冷战机制的形成
二、东北亚冷战机制的动摇
第二节 观念基础:洛克式地区安全文化的浮现
一、冷战后对东北亚稳定的悲观预期
二、意料之外的东北亚和平与稳定
三、东北亚的洛克式地区安全文化
第三节 机制基础:朝核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