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建
- 研究员
- 西亚非洲研究中心
- 外交政策研究所
- [email protected]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海洋安全视域下的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海军建设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民进党南海政策是向美国交心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谈菲律宾总统访华
- 东盟为何未理会南海仲裁案
- 香格里拉对话会防务外交的实质是什么?
- 谋划南海问题需要战略高度
- 菲律宾仲裁案判决与中国之应对
- 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与国际海洋法斗争
- 如何看中国东盟合作中的“杂音”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10月17日,“叙利亚民主军”宣布,北部城市拉卡已被完全控制,收复拉卡的军事行动结束。2014年以来,拉卡一直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占领,是“伊斯兰国”策划针对西方国家恐怖袭击的大本营。
随着拉卡的收复,“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溃败已成定局。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的矛盾是否会重新浮出水面?今后叙利亚局势将向何处去?我们特请专家做分析
叙利亚收复“伊斯兰国”大本营
问: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战况如何?
答:2014年6月,叙利亚内战正酣,“伊斯兰国”趁乱而起,一度控制了叙利亚北部、东部和中部约占叙利亚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大片土地。2015年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249号决议,授权“有能力的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打击“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行为。此后,在美国支持的国际反恐联盟、俄罗斯支持并参与的叙利亚政府军、主要由库尔德人组成的“叙利亚民主军”以及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派出的友军合力打击下,“伊斯兰国”节节败退。
今年6月6日,“叙利亚民主军”向“伊斯兰国”盘踞的拉卡发动了代号为“幼发拉底愤怒”的军事行动。拉卡是叙利亚第六大城市,位于叙利亚北部,与土耳其接壤,战略位置重要。叙利亚危机爆发之初,拉卡省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首府拉卡市曾被多个反政府武装占领,之后又被“伊斯兰国”夺走,并被“伊斯兰国”封为“首都”,成为该极端组织在叙利亚的大本营。2014年以来,“伊斯兰国”多次在拉卡策划针对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
“叙利亚民主军”对拉卡的军事行动得到了美国及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空中力量支持。经过4个多月激战,“叙利亚民主军”向拉卡步步逼近。10月15日,“叙利亚民主军”对拉卡发动最后总攻。10月17日,“叙利亚民主军”宣布拉卡已被完全控制,收复拉卡的军事行动结束。
据路透社报道,为尽量减少作战带来的平民死伤,“叙利亚民主军”与“伊斯兰国”曾在当地部族长老斡旋下达成协议,允许“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在15日总攻开始前撤离。“叙利亚民主军”发言人表示,有近300名极端组织武装人员在14日晚乘车撤离拉卡,而选择留守的“伊斯兰国”成员最多有两三百人,大多数是外国人,留在被围困区域的所谓平民也基本上都是外国武装人员的家属。
就在美军支持的国际盟军和“叙利亚民主军”攻打拉卡之时,叙利亚政府军也在拉卡周边地区发起攻击,并宣布收复大片失地。叙利亚政府军的主战场在叙利亚东部的代尔祖尔省。过去几个月,在伊拉克的摩苏尔被收复、叙利亚的拉卡市被围困之后,“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主要控制区仅剩代尔祖尔省。代尔祖尔省重镇马亚丁市一时成为“伊斯兰国”的新据点,也成为叙利亚政府军发起最新军事行动的主要目标。今年5月,叙利亚政府军发起代号为“伟大黎明”的军事行动,在多条战线对“伊斯兰国”进行最大规模军事打击。
几个月来,叙利亚政府军及其盟友收复了中部霍姆斯省东南部的大片土地,并控制了连接首都大马士革和中部古城巴尔米拉的高速公路。在北部阿勒颇省东部地区的军事行动中,政府军击毙“伊斯兰国”多名指挥官。在东部代尔祖尔省,政府军对多处“伊斯兰国”目标实施打击,打死打伤大量“伊斯兰国”成员。
10月14日,也就是“叙利亚民主军”向拉卡发动总攻前一日,叙利亚政府军宣布收复马亚丁,“伊斯兰国”残余势力被迫逃往代尔祖尔东南区域。
战后局势转入以重建为重心
问:击溃“伊斯兰国”后,叙利亚局势将会如何发展?
答:“伊斯兰国”在叙利亚溃败已成定局,但叙利亚局势依然错综复杂。因为叙利亚还有山头林立的反对派武装,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北部和首都大马士革附近,“基地”组织的一个分支也在与土耳其交界的伊德利卜省活动。许多分析认为,“伊斯兰国”被击垮后,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的矛盾会重新浮出水面。
虽然国际社会一直在为促成叙利亚各派政治对话做出努力,但叙利亚境内和境外两大反对派内部各种组织数量众多,立场不一。分别活动于沙特、俄罗斯和埃及的叙利亚反对派近期举行会谈,希望组建统一的反对派代表团,但各方在总统巴沙尔去留问题上始终未达成一致。而叙利亚境内反政府武装派别更是纷繁杂乱,其中很多与被联合国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征服阵线”存在联系,与境外反对派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复杂。眼下,就在叙利亚政府军步步向退踞代尔祖尔东南区域的“伊斯兰国”残留势力逼近,试图完全收复代尔祖尔之际,美国支持的反对派武装也正在从邻省向代尔祖尔加快推进。分析认为,反对派想与政府军争夺盛产石油的代尔祖尔和邻近伊拉克的边境地区的控制权。
需要指出的是,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之间依然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但随着“伊斯兰国”加速溃败,以及双方力量此消彼长,叙利亚问题的内涵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变化,由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生死存亡的内战进入以战后重建为重心的博弈。
当前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政府地位稳固,军事实力已达到自2011年初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强水平,而反对派实力则大为削弱,停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有关战后重建的话语越来越多被叙利亚官方及相关国家提及。重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国家政治和安全体系的重建,二是国家经济的恢复,包括交通、医疗、教育及通信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修复。如今美俄等世界大国正在加大介入叙利亚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力度,伊朗、土耳其甚至包括沙特等地区相关国家也在积极调整政策,为参与叙利亚战后政治重构和经济重建谋篇布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和中东部分国家如土耳其与沙特已经减少或不再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并且事实上默认了巴沙尔参与正在进行的政治进程的必然性。分析人士指出,下一步需要关注的是,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国际社会的立场转变,能否让有关各方下决心走政治解决的道路。
美俄欧大国势力博弈不会停
问:各方势力如何继续博弈?
答:俄罗斯在叙利亚危机后期利用美国主导力量的式微,通过持久深入地介入叙利亚打击极端势力,不仅确立了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话语权,还扩大了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因此在叙利亚战后重建上,俄罗斯自然也想抢占先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也曾多次表示,将在战后重建过程中给予俄罗斯优先权。
伊朗一直是叙利亚政府的坚强后盾和主要支持者,自然也会是叙利亚战后重建的主要参与者。据报道,伊朗与叙利亚政府签署了新贸易协议,超过40家伊朗公司参加了在大马士革举办的国际展览会。
作为叙利亚问题的主导者,美国自然不甘落后。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前往法国访问时,就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深入探讨了叙利亚问题。两国表示,希望建立一个叙利亚接触小组,以便更有效地介入叙利亚事务,并在联合国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叙利亚战后重建路线图。
从近期中东形势发展看,随着沙特与俄罗斯走近、土耳其由亲美转向亲俄,美俄对中东的影响力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在当前美俄关系低落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在中东影响力的快速上升是美国不愿看到的。有分析认为,拉卡解放后,代尔祖尔省将成为与“伊斯兰国”决战的最后战场。代尔祖尔是主要石油产地,在军事、战略和经济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必将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可见,未来在后“伊斯兰国”时代的叙利亚国内政治和安全领域以及与伊朗关系的后续发展中,美俄还将展开新的博弈。
极端分子个体仍是安全隐患
问:“伊斯兰国”是否大势已去?今后恐怖活动会有什么新特点?
答:“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大本营被端,残留势力盘踞的据点已越来越小。因此,“伊斯兰国”作为一个实体走向崩溃已是大势所趋。但是,作为“伊斯兰国”有生力量的极端分子个体并没有被完全消灭,成批极端分子在据点被围困前或在遭遇反恐力量集中打击时都已逃脱或化整为零,混迹在老百姓里、伪装成难民流窜到周边国家隐藏起来,将对叙利亚、伊拉克和本地区国家构成新的安全隐患。
另据美国媒体透露,有美国官员认为,“伊斯兰国”还有许多领导成员及多达1万名成员仍盘踞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河谷一带。他们此前已经在伊拉克与叙利亚之间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带修建了碉堡和避难所,储藏了大量武器和粮食,以期躲避难关并在几年内东山再起。
当前中东地区总体安全局势依然比较脆弱,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和战后重建困难重重,伊拉克刚刚击败“伊斯兰国”,却又陷入库尔德人闹独立的困境,均为极端组织留下了生存空间。目前,在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等地极端组织分支的活动依然猖獗,“伊斯兰国”残余势力加入当地极端组织后,会在地区内制造新的恐怖活动,甚至可能在欧洲等多地发动恐袭以显示存在。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201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