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青
- 副研究员
- 西亚非洲研究中心
- 外交政策研究所 所长
- [email protected]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 —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中国领导人12年来首访埃及 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再添活力
- 习主席访问埃及的三重意义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起点•亮点•重点——中非合作进入新阶段
- 三个“非常”好的中津关系
- 习总称南非“同志加兄弟”有何玄机?
- 2015后的中非关系将步入新的时代
- 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 中国智慧与力量造福世界
1月4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叶青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就国际格局演变及未来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变局:国际格局日趋均衡
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加速,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世界多极化趋势越发明显。一方面,当前的国际体系最早发端于西方,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基础,西方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现在,随着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所所长叶青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另一方面,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治理的主体日趋多元化。”
多极:发达国家仍占主导
在以西方制定的规则为基础的体制中,美国长期是领导者。但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引发盟友焦虑。最近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准备今后两年削减超过2.85亿美元的联合国经费。美国此举引发国际舆论关注,这可能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向全球宣示:从今往后,美国在所有国际事务中都将坚守“美国优先”的基本原则,而国际义务和责任将根据这一原则而退居其次,并有所取舍。
“在如今这个大变局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大幅度削弱,越来越力不从心。同时,正如特朗普当选、英国脱欧等事件所展示的,西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也大幅度下降。”叶青说,“但是,西方国家不愿放弃长久以来享有的特权和优越感。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希望改革现有的国际政治格局以反映力量对比变化。双方的诉求自然产生了矛盾。”
未来:中美需要相向而行
如何推动全球治理格局体系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美。面对全球性挑战,中美两国的合作不可或缺。
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美两个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拥有共同利益更多了,肩负责任更大了,合作空间更广了。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为优化全球治理,中国积极贡献着智慧与方案。无论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还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表现让世界喝彩。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的一系列主张与倡议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比如‘一带一路’建设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对于美国代表的西方国家而言,全球治理格局的改变意味着他们要放弃长久以来享有的利益和特权。因此,双方注定会保持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叶青说。
“在全球治理中,大国理应发挥引领性作用。大要有大的样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包揽一切。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同时,也必须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叶青说。
文献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