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隆
- 研究员
- 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
- 全球治理研究所 所长助理
- [email protected]
-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中澳对话:G20与地区倡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印度可以为金砖国家合作做出新贡献
- 中国领导人12年来首访埃及 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再添活力
- 习主席访问埃及的三重意义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起点•亮点•重点——中非合作进入新阶段
- 三个“非常”好的中津关系
- 习总称南非“同志加兄弟”有何玄机?
- 2015后的中非关系将步入新的时代
7月25日至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此次峰会以“金砖国家在非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共谋包容增长和共同繁荣”为主题,在金砖合作新“黄金十年”的起步阶段为各国加强团结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为坚持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定基调”。在经历数十年的迅猛发展后,全球化进程在近年来进入“换挡期”。全球化“退潮”带来的全局性压力在经济、金融和贸易领域更为突出,全球贸易总额增速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多个区域一体化进程受阻或倒退,全球投资的规模和流向发生变化,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趋紧,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机制离心化等“逆全球化”特征频现,“共克时艰”还是“各自为政”成为各国面前的必答题。在世界发展“转型过渡期”和我国发展“历史交汇期”相互叠加的背景下,金砖五国“握手成拳”发出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力信号,为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进程更加均衡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增加了可预见性,金砖机制也成为各方为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和共同利益而协调立场、促进共识的重要平台。
二是为实现互补性合作和包容性增长“定目标”。随着人工智能、清洁能源、虚拟现实、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呼之欲出,成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愿且不能再次错过的历史机遇,也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客观因素。这种不以国家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变革,可能重构人类发展的宏观态势,给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金砖国家在发展模式和产业优势上具有互补性,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俄罗斯的重工业基础、印度的软件业人才、巴西的新能源产业、南非的资源禀赋构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料端、技术端、消费端全产业链。中国在此次峰会前夕提出构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倡议,主张加强五国工业化、创新、包容增长、投资合作,是希望通过建设伙伴关系将处于不同地理区位和发展阶段的国家联系起来,把各国的产业优势和治理理念融合起来,把多样的利益诉求和发展需求统筹起来,为新“黄金十年”金砖合作的联动升级设立目标。
三是为加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协作“定框架”。虽然当前国际秩序仍建立在战后世界格局和相应的国际机制之上,但有关世界权力“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一元向多元”扩散转移的进程不可逆这一判断占据主流,非西方国家从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向建设者甚至部分引领者过渡的趋势得到普遍热议。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在2016年甚至达到80%,这一变化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权力结构深度调整,以及各国国际地位、角色和影响力产生深远影响。金砖合作机制的诞生和稳步成长,既是当前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变化的客观反映,也是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把握自身命运的主动选择。在“金砖 ”合作理念的引领下,金砖国家不仅要拓展各自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深化彼此间的战略对接与协作,更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有效参与产业分工,共享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红利。
在短短的十余年间,金砖国家实现了从学理性虚拟概念向机制性合作实体的转变,完成了从经济先导到经贸财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的“多核驱动”,成为多边合作、南南合作、大国合作中的典范。从长远来看,金砖的“成色”不但要以自身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来鉴定,也要以战略协作的广度和互补合作的深度来衡量,更要以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度和话语权来评判。只有这样,金砖的“光芒”才能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文献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