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隆
- 研究员
- 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
- 全球治理研究所 所长助理
- [email protected]
-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
- 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理论建构与内核深化
- 日本民主党时代的对俄关系及战略性展望
- 亚太两强竞争性合作格局趋势与中国外交
- 亚太区域架构变动的现状与前景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前景与中国
- "保护海外能源利益"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新时期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内涵与意义
- 中国周边安全的新认知: 特点、功能与趋势
- 中美中东政策比较——理念、政策与贡献
- “中澳对话:G20与地区倡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态势、中国的新角色及中国智库的新任务
- 印度可以为金砖国家合作做出新贡献
- 中国领导人12年来首访埃及 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再添活力
- 习主席访问埃及的三重意义
- 中俄关系2015:高调前行、道路曲折
- 起点•亮点•重点——中非合作进入新阶段
- 三个“非常”好的中津关系
- 习总称南非“同志加兄弟”有何玄机?
- 2015后的中非关系将步入新的时代
6月5-7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23届圣彼得堡经济论坛。涅瓦河畔刮起“中国风”,这是笔者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参会期间最直接的感受。
中国面孔、中国元素和中国议题成为论坛的绝对主角;习主席的大会发言和问答环节引发各界热议;中俄商务对话、第二届中俄能源商务对话等活动座无虚席;在世界经济、俄罗斯经济、俄美商务论坛、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等分论坛中,中国话题也成为讨论焦点。
可以看到,中俄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是政治文件中简单的表述变化,更实实在在反映在两国交往的各方面。
首先是两国元首统领下的战略互信水平发生历史性变革。自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以来,两国领导人互访和在国际多边场合的会面次数已创下6年29次的纪录。习主席将普京总统称为所有领导人中最亲密和可靠的朋友,普京则表示老朋友之间有谈不完的话题,两人不但在重大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还充分尊重和照顾各自关切,使例行的政治人物交往变为有血有肉的深厚友情。
两国元首对于推动中俄关系不断朝着更高水平发展的战略意义具有高度共识和决心,这种密切交往和顶层设计为各部门实现高水平的战略互信打下坚实基础,成为中俄关系上不封顶,中俄合作不设禁区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是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作水平发生历史性变革。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是指导中俄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不针对第三方并不代表不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
近年来,针对部分国家对于国际法和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滥用,中俄两国发表了关于促进国际法的声明;针对国际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中俄两国再次发表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针对各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两国提出“守望相助,相互给予更加坚定有力的战略支持”;在朝核、叙利亚、伊核等热点问题上充分协调配合,共同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提供更多的稳定性;“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迈出坚实步伐,两国在国际和地区层面高水平的相互协作,使某些国家“联俄制华”的臆想彻底破灭。
三是务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生历史性变革。全方位务实合作既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直接成果,也是维护和推动两国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曾几何时,所谓“中俄合作‘政热经冷’是历史宿命”、“俄罗斯只能做中国崛起的资源供应基地”等看法在国际舆论中引发热议。但近年来,中俄在能源、航天等传统领域中的合作大项目稳步推进,电子通信、大数据、交通物流、农产品贸易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也成果斐然。从大飞机制造到电子商务,从北极开发到长江-伏尔加河“两河流域”合作,当前的中俄务实合作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正如普京所说,“目前中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对其他任何国家而言都难以企及”。此外,“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和“中俄媒体交流年”等活动,使中俄人文合作和民间交往达到空前高度,中国留俄学生总数甚至超过中苏友好时期的留学生人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俄建交7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但从新阶段走向新时代,也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勾勒出新的历史使命。
首先是增加认同感。“逆全球化这种‘回头浪’阻挡不了全球化的大势”,习主席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的回答得到了热烈反响。中俄将继续发挥大国作用和担当,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正能量,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并将两国的共识转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直接动力。
在地区层面,通过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合作,积极开发第三方市场,坚持“一带一路”倡议同大欧亚伙伴关系并行不悖,继续拓展中俄合作的地区外溢效应。在双边层面,利用好中俄关系在各自经济发展和对外关系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的历史机遇,打通两国在工作层面的症结难题,特别是消除社会各阶层关于对方的知识空白,以及企业、学术界、民间等各层面残余的认知误区。
其次是提升转化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要建立在深挖内生动力之上,也取决于如何利用下层动力,使高水平的元首外交和政治互信产生向下传导效应,使两国企业、高校、智库和民间的交往成为顶层设计的落地平台。
最后是增加普惠性。习主席指出,中俄两国均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世界人民和两国普通民众在各个层面享受中俄合作红利,成为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最直接的受益者。
文献来源:文汇报,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