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成多方协商平台
刘宗义 2016-12-26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于9月在中国杭州举行。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中国经济增速减缓、世界地缘政治矛盾上升、国际突发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杭州峰会能否取得成功?这不仅是国际关系学界关心的问题,也是国内外关注中国发展的广大人士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中国参与G20机制及举办杭州峰会的目的。


参与G20机制改革


  中国参与G20机制,首先是为了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体系改革。无论是1999年的G20部长会议机制,还是2008年以来的G20峰会机制,都是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产物。国际金融危机及G20机制的诞生及升格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全球化时代各国金融和经济政策需要协调;二是单凭发达国家已难以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经济版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近两年来其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力量变化的大趋势。对于中国和其他G20成员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个统一的、共同的世界秩序。G20是迄今为止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重要平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希望通过参与G20机制在国际体系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推动国际金融、投资、贸易等体制改革,从而为自己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赢得更加公平的机会。参与G20机制就是“加强全球性的制度”,就是改革国际体系。

  其次,中国参与G20机制体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中国并没有一个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重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大战略”。中国主张对现有国际体系进行渐进改革。G20正面临转型,其实质是国际秩序的重组。中国希望通过 G20 参与国际经济秩序构建,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G20峰会不仅是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大国的对话平台,同时也可以被视为是守成大国美国与新兴大国中国在国际体系层面互相调适的平台。中美两国在G20等全球主要经济论坛中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建设性的互动,将影响全球范围内两国关系发展的可能性。

  再次,承担国际责任,为G20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G20作为危机应对机制,在危机之后其作用不再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看重,G20有逐渐淡出的风险,国际社会一些人士认为中国有必要在G20中发挥领导作用。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在遏制全球经济风险、促进全球增长、贸易、投资、金融及加强全球治理方面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能够更好地了解低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维护它们的整体利益,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在制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规则方面发挥领导作用;中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在基础设施开发方面的经验享有良好声誉,同时中国正推进全面经济和社会改革的落实,以促进更可持续的发展,其力度之大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可以说无出其右,很多国家期待借鉴中国快速赶超和强力推动经济转型的特殊经验。中国政府与学界也认为中国有义务承担这一使命,为G20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强和改革 G20 自身架构和进程,避免G20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最后,中国举办G20峰会是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国际金融、货币、投资和贸易体系改革本身就是为中国改革开放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资本输出国之一。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中国针对世界和平发展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它不仅是国内发展战略,同时也包含庞大的海外投资计划。但G20中仅有基础设施投资议题是远远不够的,问题关键在于各国如何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协调合作,而不是竞争与冲突。如果G20成员能够切实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将不可限量。同时,参与G20也意味着需要遵守更多的国际规则。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艰巨的结构改革任务,借助G20峰会,中国可以进一步通过倒逼方式推动国内经济社会改革,并加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经贸、投资之间的统筹和融合。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结构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国可以利用担任G20主席国的机会来加强其经济规划的可信度,展示经济结构改革的决心,并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努力平衡四个“G”的关系


  要实现这些目标,取得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中国必须协调好四个“G”的关系,即G77、G5、G7与G2。

  G77代表的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发挥好G20主席国的作用,首先必须强化其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中国将发展议题作为本届G20峰会的重点议题,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在与会名单中,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将使G20杭州峰会成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最强的一次;同时,G20历史上将首次就气候变化问题专门发表声明。一系列兼顾南北、联通东西的创新举措,为对话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

  G5是金砖国家机制。金砖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等全球经济问题上利益一致。虽然今年金砖国家峰会没像以往那样在G20峰会之前举行,但中国与金砖国家已经进行了充分协调和沟通。例如在中俄印外长会晤中,俄、印支持中国主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三国一致表示要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愿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印度也希望在2018年或2019年举办G20峰会时承接中国杭州峰会的议程。

  G7在以往G20峰会的议题设定中,常常发挥主导作用。G7伊势志摩峰会已经举行,比较遗憾的是此次峰会在应对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上所取得的共识与成果寥寥无几,但在政治与安全领域却做足了文章。中日关系难有突破,但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比较稳定。虽然英国脱欧对欧盟造成严重冲击,但中国一向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正在与欧盟探索发展战略对接;在有关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问题上,中国给予法国大力支持;中德双方将共同推动G20制定创新增长蓝图,共同推动各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国际市场稳定,并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贸易投资等拿出具体行动;中英两国已经开展金融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对接,英国脱欧之后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依存度可能将会上升。

  G2是指中美两国。以G2代表中美两国并不是说笔者认同这一概念,而是表明中美合作对G20峰会成功至关重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但要取得杭州峰会的成功,中国需要保持精巧的平衡:一方面要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拿出更多行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另一方面又不能被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视为国际秩序的挑战者。中国提出的亚投行、丝路基金、“一带一路”,都是要解决世界经济需求不足的问题,但美方有些人把上述倡议解读为“挖现存国际金融体制的墙角”。在地缘政治上,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挑动南海争端,巩固旧有双边军事同盟,组建新的多边军事同盟,挑拨中日韩之间的关系,推动TPP战略,打乱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在6月初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两国达成了交换双边投资协定(BIT)负面清单、中方给予美方25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额度(RQFII)等四项主要成果,为杭州峰会取得成功奠定了一定基础。虽然美方表示支持中方主办一届成功的G20杭州峰会,但双方在南海争端等问题上的矛盾仍然存在,并有激化的倾向。中国应特别注意吸取俄罗斯圣彼得堡峰会的教训,早做预案,避免让地缘政治冲突影响G20峰会的成功。

文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