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疆域治理
杨剑,郑英琴 2017-12-27

        在当前全球治理大发展、大变革的趋势下,“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与这一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随着近几年来不断深化诠释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从一种意识发展成为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发展成为引导全球治理的伦理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世界形势的变化趋势,又包含了中国的全球战略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共生共存的现实和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全球相互依存不断深化、各国利益交织的背景下,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提出来的外交新理念,既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后参与国际秩序构建的现实需求,也是对全球治理的长远方向与利益做出的判断和引导。习主席曾针对全球治理的趋势概括指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共建共享的路径和前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价值指南。在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全球问题的解决日益要求参与的扩大化与民主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共同的利害关系,倡导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统一,主张共建的发展路径和共荣的发展前景,符合各国的利益需求。而且,这种共建共享是以和平为导向。传统上习惯以权力竞争甚至诉诸武力维护国家主权权益,但在新疆域的治理中,人们摸索出一套不同以往的争端解决模式,例如极地治理中通过制定维护领土公共性的国际条约、创设有效的多边协商机制以及强调多元行为体的共同参与等方式。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共荣共赢的义利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成就可以为当今世界文明做出贡献。中国道家强调“道法自然”,重视依循客观规律,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思想与现代可持续发展观念非常契合。对于自然万物的利用,强调取之有度,反对竭泽而渔。中国古代“关怀天下”思想,主张将世界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系统,从而超越分立的民族国家争夺的思维方式;着眼于全人类而非某一部分人的福祉,蕴含着超越个别及自我的义利观。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土壤和历史渊源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治理思想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和“天下秩序”的理念,是解决当代全球问题的中国智慧,其核心在于倡导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兼顾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重视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支撑。正如中国国家领导人所倡导的,“在追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任何国家和行为体在追求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全人类的整体性,有时候甚至应将人类公利置于国家私利之上,进行必要的自我约束。这正是解决当今全球问题、特别是新疆域治理最需要的核心价值。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契合新疆域治理的需求

        深海、极地、网络和外空等新疆域的治理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全球性挑战,更关系到各国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有影响力的大国都想把本国关于新疆域的治理制度推广到国际层面,以争取新疆域治理规制的主导权。当这种竞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就涉及国际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的问题。建立新疆域治理的共同伦理基础是全球治理的一项紧迫任务。新疆域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命运,其治理需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治理思想高度契合,可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治理思想的最佳实践地。

        首先,新疆域的发现和发展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已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新疆域不仅拓展了人类生存空间,增加了新的资源,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地球各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人类活动后果的延展性。以极地为例,两极冰川的融化、碳的源汇、生物链的脆弱、海洋的酸化等,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发展的角度看,新疆域寄托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资源的拓展。人类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制约,而深海和极地等新疆域中所蕴含的资源是有待开发的宝库,外空和网络对拓展人类生活和全球经济空间的作用日益突出。可以说,人类在新疆域的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各个疆域能否和平、和谐、可持续地发展,直接关系着全人类的共同命运。

        其次,新疆域的治理要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高度契合。新疆域的有效治理需要各方提供包括制度、知识、资金、技术、教育、国际组织等各类公共产品,这些公共产品的提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治理思想所倡导的共商共建、合作共赢等理念高度契合。实际上,新疆域已经开展的各项治理亦围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将和平、安全、环保等理念贯穿于制度设计之中。在深海领域,自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成为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后,资源共享与公平利用成为海洋治理的主要目标。在外空领域,月球及其他天体亦被定位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主张的“共有、共建、共享”的观念趋同。在极地领域,随着近些年人类活动不断增多,防止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防止气候变暖引发生态危机,保护环境和生态提高社会适应力正在成为极地治理的主要内容。而网络空间的治理“包括网络空间基础设施、标准、法律、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内容”,不仅要解决信息的互联互通,更需处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网络伦理、网络恐怖主义等新挑战。相关各方,特别是技术优势国家应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伦理,持续为新疆域的发展和利用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


文献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