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莫迪时代”,印度内政外交去哪儿?
2014-05-29
        26日,莫迪在首都新德里正式宣誓就任印度第15位总理。他在就职宣言中承诺将建立一个“强大、发达、包容”的印度。
  这位新总理能否兑现其建设“新印度”竞选承诺?时隔十数年再次执政的人民党在莫迪的带领下,会采取怎样的内政外交政策?对中国来说,“莫迪时代”意味着什么?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解读。 ——编者
  1  治邦不等同于治国
  问:莫迪有过哪些政绩?对印度的国内治理,他有怎样的主张?
  答:印度人民党此次推出的总理候选人莫迪不负众望,为人民党取得冷战后印度政坛上最大规模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莫迪的政治雄心在他早年时就已显露。关于这点最具八卦色彩的是他对婚姻的态度。莫迪在十八九岁时奉父母之命成婚,但3个月后就告别妻子,并再没有返回家庭,理由是他要投身于印度教事业,加入鼓吹“印度教至上”的“国民志愿团”。“国民志愿团”遭国大党政府查禁后,又隐身匿迹化入人民党,莫迪也由此进入人民党。40多年后他功成名就,被他“搁置”的发妻声称还在等他,令人唏嘘不已。
  从种种迹象来看,莫迪有望超越上一任人民党总理瓦杰帕伊,成为印度政坛的一个象征。首先,莫迪是在国大党执政10年后期显露疲态时以改革开放鼓吹者的形象执掌大权,民众对其在经济上的作为抱有很高期望。如果他能够兑现承诺,将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次,与印度教其他领袖不同,莫迪出身贫寒。在印度政坛上声望高企的如尼赫鲁、瓦杰帕伊等都是婆罗门高种姓。而莫迪早年和父亲摆茶摊为生,应该是属于首陀罗低种姓,虽还不是贱民,但其奋斗成一国之尊的故事已可与奥巴马媲美,或可成时代的象征。
  莫迪的政治发迹与人民党紧密相连。冷战后,人民党在印度政治格局中地位快速上升,莫迪在其精神导师、出任过副总理和内政部长的阿德瓦尼引导下发展顺利,出任古杰拉特邦首席部长。在古邦,莫迪确立了他改革者的声望。大力引入外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几乎每招都击中国大党政府的软肋,成为他此次选举中的制胜法宝。不过平心而论,治理一个邦和一个国家不是一回事,他的那些招数国大党总理辛格都懂,只是做不下去。莫迪究竟能做多少,民众有很高期望,这对他来说也是挑战。印度目前的国内外环境并不好,贸然采取刺激经济的措施可能使通胀重新抬头,风险很大。至于引进外资,其实历届印度政府都在做,但外资来不来取决于投资环境和国际资本市场状况,这都不是印度总理可以决定的。所以莫迪究竟能否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仍充满变数。
  2  对美个人情绪仍在
  问:莫迪与美国的关系有些微妙,这会对印美关系产生影响吗?
  答:莫迪出任古邦首席部长不久,那里就爆发了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冲突,大批穆斯林民众伤亡。莫迪自然脱不了干系。人民党态度强硬,而莫迪的精神导师、出任过副总理和内政部长的阿德瓦尼更是推倒清真寺重建罗摩神庙的始作俑者之一,因此也不可能指望莫迪在这场教派冲突中中立。这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谴责莫迪,甚至对他下签证禁令。莫迪当时发誓今生永不申请赴美签证。
  然而,莫迪要当总理的端倪在选举初期就已显露,这令美国国务院十分尴尬。美国驻印大使奉命紧急会见莫迪,表示前嫌已释。但美国似乎没有解禁已经封锁的护照的先例。好在身为总理,对美进行国事访问,不需要签证,所以算不上违背誓言。
  莫迪本人已声言,印美关系不受个人情绪或看法左右。话是没错,但也说明他对美国还是有点个人情绪。而人民党在外交上一向持强硬态度,当年决意试验核武器,触发印美危机。时隔十数年,人民党再次执政,美印关系需要重新磨合。决定美印关系发展的是利益。对美国而言,最重要的恐怕是印度的战略地位。但这个战略地位究竟是什么,美方语焉不详,或曰“帮助印度成为全球大国”以迎合印度需要。一些美国政要隐晦地表示,印度要发挥“制约平衡”中国等其他大国的作用。印度当然也要看这样做有什么特别符合印度利益的地方。这种猜忌和不大容易实现的互相利用,在莫迪时代还将继续。
  3  与安倍相似但不同
  问:有人认为莫迪与安倍在诸多方面相似,对此您怎么看?他的就任对亚太地区,尤其是印巴矛盾等会有何影响?
  答:印度不是日本,也未必需要安倍这种执意和邻国过不去的领导人。
  在执政理念上,莫迪秉持人民党的右翼思想,这体现在经济政策上可能与新自由主义有暗合之处,但印度的自由主义仍然无法无视印度的现实,即一个超级人口大国,经济落后,贫富差距巨大。回顾一下人民党上次选举惨败,原因之一是宣传所谓“印度大放光芒”,民众讥讽说“我们需要公路和电灯,你却要给我汽车与电脑”。任何印度领导人,罔顾农业大国的基本民生需求,都要付出代价。
  在外交上,人民党以强硬著称,这和安倍的第二任执政风格或有相似之处,也是安倍在“推特”上兴高采烈地声称要和莫迪深入发展合作协调的原因之一。但与日本最大的不同,印度不是美国的小伙伴,无需看美国的脸色,更没有残害亚洲各国人民的军国主义历史需要反省,所以印度根据自身利益决定外交取向的政策本无所谓强硬与否,只有正确合适与否。在这点上,因为莫迪从未有过执掌中央政府的经验,所以难以仅从其片言只语得出结论。
  人民党以往执政,在与邻国如巴基斯坦的关系上基本也是进退有据,不失根本。如2001年议会遭袭,印度国内主张与巴开战者不少,瓦杰帕伊总理以强硬形象示人,自然也不可在关键时刻示弱,因而派大军进驻边境,但后来还是和巴基斯坦领导人在南盟峰会上握手言和。
  不过莫迪确实“喜欢”安倍,因为加强与日本联系可能是本届印度政府亚太政策的支柱之一。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印度介入亚太地区的趋势在走强,这是印度上届政府已定的方针,其中与日本的关系是重要方面。印度不但指望从日本得到更多的投资,而且希望发展安保和其他方面的联系。莫迪会继续这个方针,因为印度认为这对其有利,印度也自认为其在亚太的利益在日益扩大。
  4  对华政策有待观察
  问:具体对于中国而言,莫迪上台意味着什么?中印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
  答:莫迪的对华政策引起各方关注。有些西方媒体乐意把印度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描述成对中国不利。比如,美国居然有人认为莫迪当选,中国是最大输家,因为莫迪主张引进外资,所以他上台后外资都会从中国流向印度。此种看法之天真令人难以置信。近30年来,历届印度政府都在努力引进外资。外资之所以难以流进印度,是因为投资者认为在印度可能赚不到钱。而在莫迪将努力引进的外资中,反而中国的资金有可能是主要一块,当然前提是他能将上届政府与中国达成的建立“中国工业投资专区”具体落实。莫迪的政策如果真能改善印度的投资环境,相信一定会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外资的欢迎。
  由于莫迪从未执掌过印度的外交,因此迄今为止他在对华政策上发表的观点都是印度的既定方针,包括竞选时在藏南的观点,从中并不可能判断出他的对华政策是和前任一样还是将有很大变化。人民党之前执政的对华政策则既有核试验的冲击,也有瓦杰帕伊2003年的里程碑访问,拉开了过去10年中印关系发展的序幕。莫迪和其所有前任不同的是,他任总理前曾经4次访问中国,算是对中国比较了解的领导人。尽管了解不代表亲近,但了解是制定正确政策的基础。莫迪了解并欣赏中国的发展经验,这对他未来的政策应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媒体对莫迪竞选时在藏南讲的一番话有较多解读,认为莫迪可能会偏强硬。但这基本也是过度解读,因为印度在这个问题上并无特定的党派政策,也从未出现过“不强硬”的领导人。中印双方在应对边界争端中形成的共识是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也不为最终解决争端设时间表。这个方针符合双方利益,莫迪自然也不会去寻求无谓的“突破”。
  经济发展是莫迪的第一政策。他在古邦推行的开放政策有机会在全国范围展开,这有利于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特别是双方在相互投资、金融合作等领域,互补的范围较广,从而推进两国关系最具正面意义的领域向前发展。但总体来看,莫迪时代的印度对华政策前景并不明朗。中印间的一些核心问题还都没有解决。莫迪的就任,看不出会有利于解决这些方面的积极发展。特别是当前亚洲形势趋于复杂,莫迪领导的印度将扮演的角色未必会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希望这是杞人忧天,但中国还是应做好相关预案。

文献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