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赵隆:北极博弈难以跳出“安全困境”
赵隆 2021-05-26

        在北极理事会上周举行的第12届部长级会议上,俄罗斯接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会议期间举行的美俄外长会面也让美俄关系未来走势再次引发关注。自拜登上台以来,俄战略界就有人呼吁将北极事务作为俄美打破坚冰的突破口,两国在该议题上的共同地缘和政治身份也是此类观点的重要基础。综合来看,美俄在北极问题上存在对话与互动空间,但双方矛盾分歧依旧突出。
        目前,“制裁与反制同步、对抗与对话并行”成为美俄互动的主要特征,而避免因擦枪走火和战略误判增加“热战”风险也成为双方的有限共识。由于最初的制度设计导向,北极理事会作为高层次国际论坛的功能局限于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经济社会和土著人福祉等,无法涉及政治和安全议题。因此,美俄部分前政要和战略界人士曾表示,应尽快商讨恢复北极国家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的定期会议、北极安全部队圆桌会议等自克里米亚危机后中断的对话机制,探索在北极理事会之外构建平行的政治安全平台,降低地区军事安全风险。在北极理事会成立25周年之际,强化北极国家的特殊地位和构建北极“集体认同”等,可能成为两国开展有限合作的基础。
        然而,美俄北极博弈难以跳脱“安全困境”。去年以来,美国海陆空三军和海岸警卫队先后更新北极战略文件,将俄罗斯视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北极秩序”的挑战者和美国北极安全的长期威胁,美参议院外委会近期通过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设立“北极政策”章节,提出要重掌北极地区领导权,主导区域安全治理体系,并指责俄“北极军事化”进程对地区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实际上,美难以放弃在北极对俄安全遏制与赶超的政策导向,甚至可能部分继承特朗普时期以“大国竞争”为核心的话语逻辑,主要在战术手段层面作出政策调整。
        与此同时,从北极的地缘优势、力量对比、制度环境等多个角度比较,俄对美均处于“领跑”或“并跑”地位,将北极作为与西方竞争的关键筹码符合俄自身利益和能力。去年以来,俄海、空军在北极邻近海域多次组织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和高超音速武器试验活动,还自今年起将北方舰队升级为独立军事行政单位,以“第五军区”的身份与东部军区共同承担维护北极安全职能。就在俄乌边境剑拔弩张之际,俄海军还公布在“白熊-2021”北极考察任务期间,俄战略导弹核潜艇完成破冰出水任务的消息,意图利用北极军事优势对北约和乌克兰形成威慑。
        另一方面,美俄在北极理事会框架下仍存在议题排序分歧。5月15日,俄总理米舒斯京正式批准2021年—2023年俄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期间的构想与计划,将北极土著人问题、保护北极环境、推动北极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强多边合作列为四大优先方向。但受全球化石能源长期需求下降预期、主要经济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前、油气产品政治属性下降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俄北极开发的紧迫感和焦虑感在不断上升。但对美国而言,拜登为了表明其应对气候变化先导的政策立场和决心,在上任伊始就叫停了特朗普时期通过的阿拉斯加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ANWR)的油气项目,“冻结开发”原则或将成为美在北极理事会中的主导议题,该想法还可能获得部分北欧国家的同步呼应。
        总体来看,北极事务中的部分议题的确可能成为美俄开启“有限合作”的切入点,但现有矛盾将极大限制其全局战略价值。可以说,以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的会间接触为契机,强化双方的危机管控意识和相应部署,就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相互“对表”,特别是就6月中旬美俄举行元首峰会的相关细节达成初步共识,才是双方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原文链接



文献来源:环球时报,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