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论文
论文 paper
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管道合作视角的分析
强晓云 1900-01-01
上合组织 能源合作
简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为欧亚地区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组织。作为一个年轻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从成立伊始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迈入了国际关系的大舞台。九年来,在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上合组织框架内政治、安全、经贸、文化合作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能源领域的合作项目——尤其是管道合作——则成为上合组织多边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于2009年底开通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就是这种多边合作的新亮点。
正文
2009年12月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土库曼斯坦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总统共同出席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开通仪式,标志着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的正式投入使用。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始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途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中国霍尔果斯口岸入境,与西气东输二线相联。管道全长约一万公里,其中土库曼斯坦境内长188公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长530公里,哈萨克斯坦境内长1300公里,其余约8000公里位于中国境内。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把3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哈、乌)和1个中亚国家(土)连接起来。这种连接,不仅仅是地域和资源的衔接,更是各方经济利益的交融,充分体现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开启了上合组织多边合作的新篇章。
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有力保障
该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缓解了我国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局面,是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尽管我国的天然气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九位,但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对天然气这一清洁高效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仅在2000年~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3%,其中2005年消费量达500亿立方米[1]。
而与此对应的是,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却相对滞后,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以2008年为例,当年国内天然气产量为760.8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达到80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1%[2]。中信证券预测,2007年至2010年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达到25.4%左右。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预测,2006年至2010年,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增速为15%,低于消费量增速。需求与产量之间存在明显缺口[3]。预计到201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为300亿~400亿立方米,2015年缺口为500亿~6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为800亿~900亿立方米。据海关总署预测,我国2010年短缺的天然气数量将达到300亿立方米[4]。
2008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80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8位,同比增长16.1%,仅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7%。与此同时,中国天然气产量为76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9位,进口依存度为5.8%,是各大战略资源中进口依存度较小的。
因此,“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每年300亿立方米的输送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天然气消费的供需矛盾。
其次,该管道的开通有利于我国的能源运输安全。在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我国进口的天然气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海运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而由于海洋运输途经部分冲突地区以及海盗现象的存在,使得海运进口天然气的安全风险增大。“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则途经同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上合组织内部又具有良好的政治合作和安全合作基础,因而该管道的开通定会显著提高运输安全系数,保障了我国的天然气运输安全。
第三,“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还会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有数据显示,如果每年能从土库曼斯坦经该管道进口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与用煤相比,我国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4万吨、烟尘排放6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36万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将会提高我国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比例,有利于改善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消消费的能源结构,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二、互利共赢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成功的理念基础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不仅保障了管道的终端国-中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也符合管道的起始国和过境运输国的国家利益。
(一)、土库曼斯坦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成功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对土库曼斯坦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众所周知,土库曼斯坦历来以其丰富的天然气和盛产棉花而被誉为“双白之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土库曼斯坦逐渐开始实行能源出口多元化政策。
对于任何一个具有充沛油气储量的能源大国而言,争取能源战略利益的最大化及能源出口的多元化是其亘古不变的诉求,出口多元化的程度越高,在价格、出口量等方面的话语权就越大。而作为独立不久的中亚国家,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不仅关系到土库曼斯坦的国民经济发展,更是其维护独立与主权的重要依托。
通常,多元化包含以下几个涵义。第一个层面,能源出口的多元化是指出口对象的多样化,尽可能的将本国的天然气资源出口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第二个层面,多元化是指能源出口途径的多元化,通过修建不同的管线输出天然气,从而保障能源的稳定输出;第三个层面, 能源出口的多元化是指出口产品的多样化,除输出天然气之外,还应发展产品的深加工,提高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争取进入国际能源业的中上游环节;第四个层面,能源出口的多元化还意味着收益的多样化,即借助出口天然气,使国家不仅获得经济收益,而且可以取得外交利益、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的最大化。
从这个角度而言,土库曼斯坦修建管道、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符合国家的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以往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主要向俄罗斯出口,“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投入运营无疑拓宽了土国天然气的输出途径、增加了出口对象国。无独有偶,“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开通仪式之后,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与到访的伊朗总统签署了天然气供应协议,土每年将向伊朗输送2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另外,凭借“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土库曼斯坦还获得了中国提供的优惠贷款以用于开发新的气田、购买先进技术和能源设备。而中国油气公司参与土库曼斯坦气田的开发不仅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就业机会,还可以带来相对较先进的开采技术。使土库曼斯坦得以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本国天然气的深加工能力,为产品尽快进入国际市场做好准备。
(二)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经济的促进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和运营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这两个过境运输国的经济发展也大有裨益。
对于乌、哈两国而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不但能给两国带来可观的过境运输费用,而且还增加了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还是一条新的两国能源出口通道。在该管道投入使用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都曾公开表示会考虑利用该管道向中国供气。管道的建设运营还将解决哈萨克斯坦部分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例如,一旦连接哈萨克斯坦西部和南部的管道二期工程结束, 包括阿拉木图州在内的哈南部地区的天然气供应问题都将会得到妥善解决。
三、“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示范作用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和投入运营是上合组织框架下多边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该管道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但为地区内国家)的一次互利合作,是能源出口国与能源进口国的一次共赢合作,它是互信、互利、谋求共同发展精神的充分体现。从管道的签约、动工到完工,参与各方均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正是在谈判和修建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国逐渐发现了彼此间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合作机会,并遵循着互信、平等协商的原则开展合作,最终促成了管道的顺利开通。可以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和投入运营是对“上合组织重双边轻多边”论点的有力反驳。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成功还是中亚国家对上合组织经济合作诉求的一种体现。参与天然气管道建设的三个中亚国家都处于经济发展时期,为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各国对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均有所期待。主要体现在:希望通过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经济合作促进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中资金和先进技术短缺的问题,通过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合作适度解决地区内国家间涉及经济发展的矛盾或问题等等。此外,中亚国家还将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视为其对外经济合作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方向之一。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2010年国情咨文中十分强调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多元化是成功的关键”,加速国民经济的多元化、提升经济的竞争力是保证未来十年可持续和平衡发展的前提条件[5]。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顾及参与各国的经济利益,集中了各国资源,发挥了各方优势: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地理条件优势,中国调动资金和技术优势,最终实现了参与各方的互利共赢:土国实现了其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乌、哈两国借助天然气管线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机会、解决了个别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保障了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强了中亚国家积极参与上合组织多边经济合作的信心,有利于上合组织多边合作的深入推进。
四、几点思考
首先,“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和投入运营是中国与中亚能源出口国家的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项目,它并不带有强烈的政治涵义。
无庸置疑,政治因素在世界能源合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能源在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没有国家的积极参与就无法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目标。如何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尤其是进口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外交战略中的一大重要任务。因为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能源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2008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接近52%),对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奉行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在世界各地获得来源多样的能源供应。
然而,并非所有能源合作项目都带有强烈的地缘政治考量,“能源问题更加服从于政治”[6]的论点并非适用于所有能源合作。“管道政治”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将所有油气管道都政治化。中国与绝大多数的中亚国家互为邻居,同属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在政治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的互信。中亚国家也视中国为好邻居、好伙伴,十分珍惜同中国的真诚友谊、也愿意与中国开展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作为能源合作项目的“中国-中亚” 天然气管道正是这种思维的一种反映。
其次,“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一个开放的多边合作项目,它并非排他性的能源合作。该管道的建设不仅吸引了中、土、乌、哈四国企业的积极响应,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企业也参与了管道项目的技术合作和气田开发。
第三,值得强调的是,中亚国家只是我国获取天然气的来源地之一,是我国现有天然气进口渠道的一个重要补充。除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在我国境内在建的天然气管道还有位于东北地区的中俄油气管道、西南地区的中缅油气管道,以及海上进口液化天然气通道。在目前我国所进口的天然气中,中亚天然气的份额并不高。以2008年为例,当年我国共进口液化天然气333.6万吨,其中80.3%来自澳大利亚,其余分别来自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其余各国所占的比例很小[7]。 此外,还应看到,与进口石油相比,我国天然气口的对外依存度仅为5。8%。
第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开通和运营增强了成员国对上合组织框架下开展多边经济合作的信心。开展经济合作是上合组织保持长久生命力、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重要推动力。本地区内和地区外国家对参与上合组织表示积极意愿不仅出于维护本国国家安全的考虑,而且也有希望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展经济合作的思考。“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开通以及带来的经济效应使组织的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看好开展多边合作的前景,对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坚定了信念。
第五,我国应对“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投入运营给予客观清醒的认识。诚然,该管道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尤其是天然气进口安全意义重大,但是我们仍应立足自身,发展本国的天然气产业。首先是加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气田得以探明,而非常规天然气(页岩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也会推进我国的天然气产业发展。现有的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根据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可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3万亿立方米以上,到2020年,中国累计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可达6万亿立方米以上[8]。此外,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也是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重要环节。天然气的开发离不开配套的储存设施,我国应该适当拓展配套的地下储气库建设。如同发达国家成立石油储备一样,天然气也应建立储备体系。我国现在仅建成两座储气库,只能调峰天然气20亿方左右,远低于应急需求,因此加强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刻不容缓。
正如胡锦涛主席在通气仪式致辞中所指出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中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精诚团结、互利合作的典范,它承载着四国人民世代友好、互利共赢的良好愿望。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一条互利多赢的管道, 更是一条友谊的管道。尽管,“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已经开通, 但是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远未结束,该管道的示范作用才刚刚开始,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合作还将继续。

文献来源:《上海商学院学报》


注释:

[1]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60227_402307796.htm另有数据称,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为460亿立方米。参见http://shaanxi.mofcom.gov.cn/aarticle/sjdixiansw/200611/20061103695970.html
[2]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90226_402540710.htm
而其他数据表明,2008年国内产量达到774.4亿立方米,我国还进口了44.4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参见“液化天然气在线网”, http://www.lngonline.cn/Marketing/statistics/200908/1395.html
[3]《天然气价改在即》,《财经》杂志, 2009年第23期。
[4] http://www.cppei.org.cn/fz_text.asp?id=13901&classid=1
[5]【哈萨克斯坦】N•A•纳扎尔巴耶夫,2010年度国情咨文:《新的十年——新的经济腾飞——哈萨克斯坦的新机遇》,http://www.akorda.kz/www/www_akorda_kz.nsf/sections?OpenForm&id_doc=FB4E875506CC75A5062576BA006EFC79&lang=ru&L1=L2&L2=L2-22
[6] 《新能源政治》,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1996年,第78页。转引自【俄】С•З•日兹宁著, 王海运、石泽译审,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7] http://www.100report.com/Article/ShowInfo.asp?ID=6295
[8]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1114/111825152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