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安倍访问伊朗,缘何欲行又止
蒋旭栋 2018-07-06

      日本的中东外交的困境是美日同盟与自主外交的矛盾。这一点在日伊关系的处理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上月日媒披露安倍欲访伊朗的消息,到本周日本外务省表示安倍不会访问伊朗,前后不过一周,足见预期与现实的差距。不过细究起来,安倍访伊遇挫,实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为何安倍想去伊朗访问是情理之中?

安倍访伊的动力来源于三点:

       一是“伊朗核协议”签署后,日伊两国在经贸、外交、及其它高级政治领域的互动不断升级。

      在政治上,日伊两国首脑在纽约举行了首脑会谈;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作为首相特使访问伊朗;两国的外交事务官员互访不断增多;在朝核问题等热点问题上,伊朗亦表达了对日方的支持。

      在经济上,两国于2016年2月签订了《日伊投资协定》,旨在扩大两国经贸往来,充实两国合作。同年,日本对伊朗的出口较前一年增长超过一倍(103.4%),金额达5亿8千万美元。日本从伊朗的石油进口增长34%,占日本全体进口额的6.9%,成为日本第四大原油进口国。

      二是日本在中东的“平衡外交”需要。

      自安倍上台后,已7次访问中东,历访国家有土耳其、埃及、沙特、以色列等地区大国,唯独没有访问过伊朗。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一极”,在沙特与伊朗势同水火的当下,访问伊朗可平衡日本的立场,彰显日本“不站队”的姿态。

      三是日伊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记忆犹存。

      1953年,日本为打开自主石油进口路线,日本商社“出光兴产”不顾美国占领当局GHQ的反对,驾驶商船“日章丸”号从伊朗载回了石油,开启日本参与石油自由贸易的时代。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在美国同其它西方国家纷纷撤离伊朗之时,唯有日本大使馆仍在继续工作。而且,安倍自身同伊朗亦有渊源,安倍的父亲安倍晋太郎曾在两伊战争中出访伊朗,开展“调停外交”。彼时的日本不仅充当了美伊关系的“中介”,也为中东和平与稳定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作用。

为何安倍放弃出访伊朗是意料之内?

      首先,冷战后的日本对伊朗外交几乎每次都屈从于美国的压力,这次也不例外。日伊经贸合作就屡次迫于美方压力而作罢。例如,日本在1993年被迫放弃了同伊朗合作长达近20年的IJPC项目。IJPC项目全称为“伊朗日本石化公司”。是1971年由日本三井财团牵头,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的为期30年的合作项目,是同期日本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IJPC项目可谓屡遭挫折而坚韧不屈,其间经历了“石油危机”及“两伊战争”的冲击,都未阻挠日伊两国完成该项目的决心。然而,冷战结束后,日本纵横博弈的外交空间不复存在。1993年,日本为服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双重遏制”战略,忍痛终止了即近完工的IJPC项目。

      进入21世纪,日本又在美国威胁下放弃“阿扎德甘油田”的投资计划。该项目自2000年起开始谈判,到2004年2月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公司与伊朗政府签订协议,准备动工,可谓顺利。然而,此消息一出即遭美国政府强烈抗议。当时还只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博尔顿(现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叱责日本支持“核国家”。2006年,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直接向日本驻美大使藤崎一郎施压,要求日本撤销对伊朗的投资,否则将对日本进行制裁,禁止日本与美国的金融合作。最终,日本迫于美国的压力,终止了同伊朗方面的合作。

      日本不仅在经贸合作上不断迎合美国要求,在政治上更是唯唯诺诺、马首是瞻。2012年,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访问伊朗,回国后遭至政界骂声一片,斥其为不负责任的“卖国贼”。至此,日本政界反伊声势达到高潮,日本政治家皆视伊朗问题为畏途,又欲言而止,噤若寒蝉。直到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之后,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

      而今,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敌视态度及遏制策略日甚一日,亦使日本不得不重新思考对伊朗的外交政策。今年5月,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更是直接撕破了美国与其欧洲盟友的脸面。在此情况下,特朗普更需要日本支持其对伊战略,而安倍此刻做出了不去伊朗的决定,也意在表明“站队”。

      其次,虽然日本在中东政经利益同美国并不一致,但当前局势变化反而使日本更加依赖美国的“保护伞”。在朝鲜问题上,日本已被边缘化,所以更加倚重美国的扶持。在对华外交上,为争取自身优势,也需要美国为其“撑腰”。在美日经贸争端日益复杂化的当下,日本同美国达成妥协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或选择在中东问题上同美国保持战略一致,进而换取美国在经贸议题上的让步,以及在安全问题上的承诺。

      最后,安倍尚有连任之心。今年9月,自民党总裁选举即将开始。安倍深知离开了“幕后老板”美国的支持,要想继续连任根本不可能。故而安倍在此期间的外交将更加保守,自行其是的可能性不大。

日本在中东的前途安在?

      事实上,日本的中东战略仍是希望在有限的空间内取得平衡,“不站队”、“不靠边”,保证中东的能源供给,维持中东地区稳定。

      冷战中,日本在中东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外交:一方面是因为美苏冷战,给了日本独立运作外交的战略空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美国对日本战略要求与今日不同。如两伊战争期间,日本之所以能留在伊朗,是因为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在伊朗的“楔子”,不使伊朗彻底绝望而倒向苏联。

      冷战后,美国对日本定位发生变化,视日本为“战时盟友”,要求日本协助美国的“反恐战争”,为其中东战略提供“保驾护航”。表面上看,是美日同盟变得更加牢固;实则,是美日关系变得愈发不平等。而不平等的提升,又进一步使日本丧失“议价”能力,自主外交愈难实现,陷入“恶性循环”。

      故而,日本若依当前道路走下去,在中东问题上不分青红皂白地支持特朗普的外交战略,最后被裹挟至美伊冲突,亦或是沙特同伊朗的“冷战”之中,都是对其自身外交战略的巨大伤害。

      若要摆脱上述窘境,重新找回自主外交的道路,同中国合作或许是出路。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有助于日本对冲美国经济风险,降低同美谈判的压力;也有利于日本的战略安全,降低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当美国无法用安全及经济议题要挟日本时,日本自然会有自主的外交空间。  


文献来源:新华网“思客问答”,2018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