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西方别再试图“以花生换钻石”
2013-01-20
  目前,美、中、俄、法、英、德等伊核问题有关六方与伊朗正在就下一轮会谈的时间、地点以及可能的内容进行紧锣密鼓的交涉。不出意外,会谈有可能将于近期举行。然而,如果有关国家仍沿袭之前的设想,而不能提出新的思路,伊核僵局将难以有所突破。

  从2002年到2012年,伊核僵局已经持续整整10年。2012年,国际社会期望甚高的伊斯坦布尔、巴格达和莫斯科会谈也无果而终。导致伊核僵局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核计划的性质以及伊朗在核问题上利益的错误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错误政策。

  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当中,存在着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即伊朗决心成为世界上第10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它们认为,伊朗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极为丰富的国家,无须发展核能,而伊朗坚持发展独立的核能力,伊朗核计划的性质值得怀疑。同时,基于这些判断,它们认为,核技术对于伊朗来说并非不可缺少。如果国际社会向伊朗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伊朗掌握核技术的决心将会被动摇,并会作出让步。客观而言,西方的这种怀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伊朗总统内贾德频频发表激进反以言论,比如,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伊朗通过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伊拉克以及叙利亚等扩大地区影响,以抗衡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以及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伊朗的一些涉核活动也违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比如,没有及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有关进展等。

  西方对伊朗核计划性质的质疑可能正确,但并不完整。尽管伊朗是否最终将其核计划用于军事目的,人们仍然不得而知,但国际社会并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伊朗核计划的确有和平利用核能的一面,伊朗掌握独立的核能力诉求不应被视为非法,决心也不应被低估。

  核技术是人类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科技进步之一,许多国家将其视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伊朗自视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自然也不例外。根据2003年哈塔米政府制订并经过最高领袖批准的一项20年规划,伊朗将在2024年前建造15至20座核电站,并实现2万兆瓦的发电能力。

  伊朗认为,同任何其他国家一样,伊朗有权享受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有权生活在由于利用核能而更加干净的环境中。而且,伊朗还可以将核电站生产的电力出口邻国换取外汇,从而以合法的手段在经济上获得利益。

  西方国家建议,伊朗可以从国际市场为其核电站进口燃料,而无须自己生产。表面看来,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伊朗认为,其核电站不能总是依赖进口燃料。伊朗虽可以在其对外关系正常的情况下通过购买的方式稳定地从其他国家获得核燃料,但是一旦出现问题,这些国家可能会中断供应。如此,所有已经建好的核电站将处于瘫痪状态。

  伊朗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内,而且现在仍然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和军事威胁的政策。更何况,一些能源输出国也频繁以中断能源供应作为谋求政治利益的手段。伊朗如何相信外部世界?尤其是如何能够相信西方?

  另外,伊朗也强调,其核能力还出于医疗需要。伊朗每年大概有50万癌症患者需要医用同位素治疗。为生产这些同位素,伊朗需要具备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的能力。目前,伊朗从阿根廷进口的库存医用同位素即将耗尽。

  因此,尽管伊朗曾经有过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行为,但国际社会不能因此否定伊朗利用核能以及自主掌握核燃料生产能力的合理诉求。这种能力对于伊朗的重要性也不应被低估。

  侯赛因•穆塞维安曾经是伊朗方面参加伊核会谈的官员之一。他在去年6月18-19日伊核会谈之前曾经指出,六大国的提议,即德黑兰停止生产高纯度浓缩铀,并关闭某处地下核设施,同时,国际社会将为伊朗提供核燃料和民用飞行器零部件,实则是试图“以一粒花生换取一颗钻石”。事实上,穆塞维安的比喻并不新鲜。早在阿里•拉里贾尼担任首席核谈判代表以及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职务的时候,他便将西方要求伊朗放弃铀浓缩能力的一揽子计划比喻为试图以“一颗巧克力换取一颗钻石”。

  总之,无论是“花生换钻石”还是“巧克力换珠宝”,这类比喻都反映了伊朗拥有某种水平核燃料生产能力的决心。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国际社会没有办法解决伊核争端和管理伊核危机。目前,伊朗公开要求具有生产纯度为5%的浓缩铀的能力,但在是否一定需要纯度20%及以上浓缩铀的生产能力方面,伊朗国内仍然存在分歧。

  尽管伊朗不大可能放弃生产纯度为5%的浓缩铀的能力,但六国和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强化核查的方式达到防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换言之,国际社会应该将对伊谈判的焦点集中于迫使伊朗接受更为严格的核查,而不是试图迫使伊朗放弃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应该具有的权利。

文献来源:星岛日报